西峰闲院瞰厓门,宋室君臣旧殿存。
寒尽但闻归海燕,春残谁为荐江蘋。
每于楚泽行吟苦,想见田横得士恩。
一自清笳吹断后,几回风雨怆哀魂。

【诗词解析】

峒山寺望厓门作

西峰闲院瞰厓门,宋室君臣旧殿存。

寒尽但闻归海燕,春残谁为荐江蘋。

每于楚泽行吟苦,想见田横得士恩。

一自清笳吹断后,几回风雨怆哀魂。

【诗句注释】

  1. 峒山寺:位于浙江绍兴县北十五里,有“越绝第一名”之誉。
  2. 厓(yí)门:指浙江温州南面的雁荡山。
  3. 西峰:指雁荡山的山峰,这里代指雁荡山。
  4. 宋室:指南宋王朝。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赵构从临安逃到南方,在绍兴建立南宋政权。
  5. 旧殿存:指宋高宗和宋孝宗的宫殿遗址还在。
  6. 寒尽:冬天已过,燕子归来。
  7. 江蘋(pín):一种水生植物,其花可做菜吃。
  8. 行吟苦:行走吟诵时感到痛苦,因为思乡而苦吟。
  9. 楚泽:指湖南洞庭湖水泽。
  10. 田横:战国末年齐国人,以忠义著称,曾与刘邦争天下。
  11. 清笳(qiū há):古乐器名,声音凄切悲凉。
  12. 怆(chuàng):悲伤。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之道的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在峒山寺望厓门,感叹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怀念先祖的情怀。全诗情感深沉、沉痛,语言简练、凝炼,富有韵味。
    诗人用“西峰闲院瞰厓门”“宋室君臣旧殿存”两句开篇,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雁荡山巍峨壮观,宋代皇帝的宫殿依然矗立在山巅,让人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闲院”一词,既表达了庭院的宁静之美,又暗含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寥之感。而“旧殿存”三字,更是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以及那些逝去的岁月。
    诗人用“寒尽但闻归海燕”一句,巧妙地将季节变化与燕子归来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然而,“春残谁为荐江萍”一句却打破了这种平静,让人不禁想起春天即将过去,而江上的萍草还未完全长出,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每于楚泽行吟苦”“想见田横得士恩”两句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不仅感叹自己身处异乡,思念故乡,更怀念那些为国家付出过辛勤努力的人们,他们或许已经离世,或许还在默默奉献着,但却永远无法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回报。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让人深感震撼。
    整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情感深沉、沉痛,语言简练、凝炼,充满了韵味。诗人通过描绘雁荡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巧妙地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与对先祖的敬仰之情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