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鹤下阶除,饮啄恒依人。
一鹤忽飞去,翩翩脱嚣尘。
仰盻不可从,长颈空延伸。
遂作相送鸣,戛然彻苍旻。
鹤飞向何之,不集松与筠。
婆娑楝吐花,结实枝头殷。
鹓雏嫌腐鼠,啄食时时臻。
鹤投楝花丛,恰与鹓雏邻。
行藏各有志,以道为持循。
送送难为情,酩酊河之漘。
【赏析】
《送张宪副仲明致政还楝庄》,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公元1207年(乾道三年)所作,时诗人已六十七岁。诗中描写了一只鹤飞往楝树栖息的情景,借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其归途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句“群鹤下阶除”,描绘了一幅鹤群聚集在台阶前的画面,为后文铺垫了场景。接着“饮啄恒依人”,描述了鹤群依赖人类的生活环境。这里的“恒”字,突出了鹤群对人的依赖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第三句“一鹤忽飞去”,突然转变了场景,引出了鹤群中一只鹤突然飞走的情景。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鹤群中的动态变化,也为后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接下来的诗句,“仰盻不可从,长颈空延伸”,“仰盻”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这只鹤在空中盘旋飞翔的姿态,而“长颈空延伸”则形容其飞翔的高度之高,给人一种空旷、高远的感觉。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遂作相送鸣,戛然彻苍旻”,“遂作相送鸣”指的是这只鹤在飞走时,发出了叫声,仿佛在向人们告别。“戛然彻苍旻”则形容它的叫声响亮而清脆,穿透了苍穹,传达出它对人间世界的眷恋之情。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鹤群的生活习性,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鹤飞向何之,不集松与筠”,“鹤飞向何之”是诗人询问这只鹤将去往何处的意思,而“不集松与筠”则是说这只鹤并没有选择去松林或竹林等地栖息,而是选择了楝树。这个细节的选择,体现了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选择,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
随后,“婆娑楝吐花,结实枝头殷”,“婆娑”形容楝树上的枝叶茂盛,而“结实枝头殷”则指楝树结出的果实累累,丰满诱人。这个细节描绘了楝树的生长状态,也寓意着人生的丰收和富足。
接下来几句,“鹓雏嫌腐鼠,啄食时时臻”,“鹓雏”指的是凤凰一类的神鸟,而“腐鼠”则是指腐烂的食物。这里用“嫌”字来形容鹓雏对于腐鼠的不屑一顾,突出了它追求美食的本质。而“啄食时时臻”则形容这种追求美食的行为不断发生,形成了一种生活常态。
“鹤投楝花丛,恰与鹓雏邻”,“鹤投”指的是鹤来到楝花丛中,而“恰与鹓雏邻”则表示它与鹓雏的位置非常接近。这个细节的描绘,让人联想到了两种不同鸟类之间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只鹤飞往楝树栖息的情景,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其归途的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等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