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莫欣欣失莫悲,天公付与竟何疑。
鹍鹏自大鹪鹩小,衡岳愈高沧海卑。

偶题八首其三

得莫欣欣失莫悲,天公付与竟何疑。

鹍鹏自大鹪鹩小,衡岳愈高沧海卑。

注释:

得莫欣欣:得时喜悦,得时快乐。

失莫悲:失时悲伤,失去快乐。

天公:自然的神祇,这里指命运或宇宙的力量。

付与:赋予,交给。

竟何疑:竟然有什么可怀疑的。

鹍鹏:传说中的一种大鸟,常用来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

鹪鹩(jiāo liáo): 一种小鸟,生活在树枝上,用细嘴啄食,体型微小。

衡岳:衡山,五岳之一,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

沧海:大海,这里比喻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赏析:

《偶题八首·其三》是明代诗人苏仲的作品,表达了人生的起落无常和对命运的感慨。首句“得莫欣欣失莫悲”,描绘了人生在面对得失时的心态变化,既有得意时的欢愉,也有失意时的悲伤。第二句“天公付与竟何疑”,则表达了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未知未来的疑惑。

诗中的“鹍鹏”象征着志向远大、抱负不凡的人物,而“鹪鹩”则代表那些追求微小利益、满足于现状的小人。第三句“鹍鹏自大鹪鹩小”,通过对比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最后两句“衡岳愈高沧海卑”,则进一步强调了无论个人的地位有多高,都无法摆脱整体的大环境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隐喻了人的命运和心态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