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双青蛾,流盼瑶台鹤。
自怨锁芳尘,似欲溯寥廓。
注释:
窈窕:指美人。青娥:代指美女的眉。双青蛾:形容美女的眉毛,两道眉毛像青蛾一样美丽。流盼:顾盼,斜视。瑶台鹤:形容仙人的神态,如鹤立于瑶台之上。自怨锁芳尘:自己怨恨着被芳香所束缚。似欲溯寥廓:像是想要追寻那辽阔无垠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画中的形象,通过她的眉眼和神态,展示了她的美丽与哀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窈窕双青蛾,流盼瑶台鹤。
自怨锁芳尘,似欲溯寥廓。
注释:
窈窕:指美人。青娥:代指美女的眉。双青蛾:形容美女的眉毛,两道眉毛像青蛾一样美丽。流盼:顾盼,斜视。瑶台鹤:形容仙人的神态,如鹤立于瑶台之上。自怨锁芳尘:自己怨恨着被芳香所束缚。似欲溯寥廓:像是想要追寻那辽阔无垠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画中的形象,通过她的眉眼和神态,展示了她的美丽与哀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名作,描绘了一位才子徐照磨从军的壮丽景象和壮志凌云的精神风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plaintext 送徐照磨从军 长淮奔流东到海,环疆千里多名都。 其风刚劲自古昔,异才挺出无时无。 徐君夙负青云器,少年犹睹承平治。 操笔尝随骢马行,文史由来曾历试。 芜城繁华天下稀,挥金佩玉争光辉。 干戈一变莽苍出,君亦逃难吴江湄。 故乡怅望归未得,大藩开府先推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燕文贵秋山萧寺图上题写的一首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野性乐山水,廛居违素心。 野性乐山水,指诗人热爱大自然,享受山水之乐。廛居违素心,表示他远离尘嚣,过着清静的生活,违背了世俗的名利之心。 萧然困疲役,胡能遂幽寻。 萧然困疲役,形容诗人因劳累而感到疲惫。胡能遂幽寻,表达了诗人渴望隐居的愿望。 恒思惬所适,胜槩恣登临。 恒思惬所适
诗句原文: 宿云黯惨埋岩壑,疾风飒飒捎林薄。 孤舟摆浪何处来,雪片纵横向人落。 一翁蓑笠度危桥,一翁荷担转山腰。 崖倾石冻竹伛偻,不辞辛苦归途遥。 君不见软裘貂帽驰快马,遮莫冰花遍原野。 人生得意能几何,相逢俱是穷途者。 译文注释: 1. 宿云黯淡埋藏于岩壑之间,疾风呼啸着掠过树林。 2. 一艘孤舟在波涛中摇摆,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3. 一位老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过一座危桥
【注】燕穆:即江淹。“楚江”指长江。 昽昽曙光启,渺渺枫江白。 天色渐渐明亮了,远处的江水泛着微白色。 清晨时分,天空渐亮,江边的枫叶被阳光照射得格外洁白。 天空爽气清,露滴千峰碧。 天空晴朗,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山峰之间闪烁着晶莹的露珠。 清晨的空气中充满了清新与宁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微茫云梦渚,迢递浔阳宅。 朦胧的云雾笼罩在湖边的小洲上,遥远的浔阳城显得遥不可及。 晨曦中
题茅山道士沈秋渊海盐听潮里小瀛洲录呈耕渔隐人 我听说瀛州在沧海,这种传说相传了数千年。一杯弱水不能承载船,云雾轩窗在哪里? 回忆起我初次戴着官帽游江东,扬帆直指向三茅峰。琼楼玉殿倚天碧,丹光飞射金芙蓉。只今可望不可即,跬步之间成异域。坐令尘土凋朱颜,堕落干戈空叹息。 沈仙慕事三茅君,曾开石壁观璚文。晨朝环佩空外响,琅玕杳杳云中闻。自从遭乱山林毁坏,避世归来听潮里。崇构崔嵬迥绝尘,云和草静环流水。
诗句翻译: 甲辰九日东塔广福寺登高同牛士良陈彦博徐大章周致尧释元璞玉田用杜少陵玉山高并两峰寒为韵分得两字。 注释: 1. 甲辰:指农历甲辰年,即公元754年。 2.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3. 登高同:一同登高。 4. 牛士良:作者的朋友。 5. 陈彦博:作者的朋友。 6. 徐大章:作者的朋友。 7. 周致尧:作者的朋友。 8. 释元璞:作者的朋友,可能是僧人
次陈彦博博士寒斋四咏韵其三 袖手微吟 薄宦不成名,归来聊藉手。 穷通每自悟,得丧复何有。 谁云松柏林,而不生培塿。 邈矣岁晚期,微吟思静守。 注释: 1.薄宦不成名:指仕途不顺利,没有成就名声。 2.聊藉手:以袖手为依托,表示自己无所作为。 3.穷通:指人生经历的起起落落,得失荣辱。 4.得丧:指名利得失。 5.培塿:一种灌木植物,用来比喻那些不值得追求的东西。 6.邈矣岁晚:指的是岁月已经流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次陈彦博博士寒斋四咏韵 其四 拥衾清坐》。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拥衾清坐 译文:我抱着被子静静地坐着。 注释:拥衾,抱被子。清坐,安静地坐着。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安静地坐着的场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趺坐拥重衾,静听窗间雪。 译文:盘腿坐着,拥抱着厚重的被子,静听窗外飘落的雪花。 注释:趺坐,盘腿而坐。重衾,厚重的被子。窗间雪,指雪花从窗外飘落的声音
【解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五言律诗。元稹,字微之,唐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对后世影响较大。 第一联:积雨满污渎,蛭螾聊自藏。 雨水填满了沟渠,蚯蚓也只好藏身其中。 译文:雨水淹没了沟渠,而蚯蚓也只能暂时躲藏起来。 注释:污渎:指沟渠。蛭螾:蚯蚓。聊:姑且,暂且。 赏析:首联以积水为背景,写蚯蚓无处可藏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全诗如下: 次陈彦博博士寒斋四咏韵 其二 炽炭烹茶 霜寒阴始凝,剥尽阳来复。 因观薪火传,悟此道机熟。 汲井烹露芽,聊餍畸人欲。 涤虑荡尘昏,神清光溢目。 注释: 1. 霜寒阴始凝,剥尽阳来复:霜降之后,天气开始变得寒冷,阳光渐渐消失,万物逐渐恢复生机。 2. 因观薪火传,悟此道机熟:看到燃烧的薪柴逐渐变黑,明白了“道”的真谛,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
诗句释义: 1. 乱后还乡井,怜君家独全。 2. 归人惟有泪,故里半无烟。 3. 杀气秋仍结,残魂月共悬。 4. 西冈芜没处,可有旧书传。 译文: 1. 战后回到故乡的井边,我心疼你家乡只有一座完整的房屋。 2. 归来的人只有泪水,故乡已经半边烟雾弥漫。 3. 秋天依然笼罩着死亡的气息,月亮似乎和人们的残魂一同悬挂。 4. 西冈荒废的地方,是否有人能从旧书中寻找到过去的踪迹? 赏析:
注释:卷曲的石头不足一尺,孤高的竹子无法成林。只有在严寒的季节,才知道君子的节操。 赏析:倪云林,即倪瓒,是元朝著名的画家、文学家。他的画以山水画见长,画面多用墨色,构图简练,线条流畅,意境深远。这首题诗赞美了倪瓒的高尚品格,通过描绘卷石、孤竹、岁寒等物象,表达了对君子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
【注释】 误传:错误的信息传播。寇至:敌军来到(邻曲尽奔:邻居都跑光了,形容战乱中居民逃难的情形) 闾里:指乡村。乱纵横:秩序混乱。秋原:秋天的原野。暝色:日暮时的天色。生:产生。负刍:运草,运草的人。泣岐行:在歧路旁哭泣,因道路被阻。道远:路途遥远。多亡子:很多人失去孩子。风惊:被风刮得惊吓。似骤兵:好像突然遭遇军队。荒村:荒凉的村庄。独醒处:一个人清醒的地方,指有远见卓识之人。空切救焚情
听友人送宋高邮守晁仲约事 昔日江淮盗,扬言势不支。 修词远迎劳,倾帑重赍持。 辟宥犹争议,封疆故有司。 谁知千载下,此事亦多师。 【注释】 (1)昔年:从前;往日。 (2)江淮:长江、淮河二水流域,泛指今江苏、安徽一带。 (3)扬言:大声说话。 (4)修词:书信。 (5)远迎劳:远远地迎接并慰劳。 (6)倾帑:尽其财力。 (7)辟宥:开导宽免。 (8)有司:主管官员或官吏。 (9)千载下
【释义】 我乘着南归的船,在夕阳下泛舟于小溪。野艇顺流而去,隔着江水遥望我的家园,那云彩深处究竟在哪里? 【注释】 题:写诗题咏、题画题诗。 水云:指山间的雾气和云气。 深:深远的样子。杳:幽暗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乘船行舟途中所见所感的小令,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川的深深怀念之情。上片写泛舟南溪时的情景,下片抒发游子望乡的情怀。全词以“水云”起句,意境开阔,构思新颖
诗句:讲舍别秋霖,江湖水气深。还过鹿门里,暂慰雁行心。 译文:在讲舍告别秋天的细雨,江湖上弥漫着浓重的雾气。经过鹿门山,暂时安慰了行船的心情。家乡的井邑,昏黄的天空,弦乐和匏音交织在一起。不知道经术的显达,你的门下有几个年轻的面孔。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的作品《送李檀坡赴兰阳教谕》,描绘了送别李檀坡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深深祝福和期待。诗中“讲舍别秋霖,江湖水气深”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