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乐山水,廛居违素心。
萧然困疲役,胡能遂幽寻。
恒思惬所适,胜槩恣登临。
秋清景尤旷,苍翠列遥岑。
霜馀委蔓草,孤秀爱云林。
畸人寡谐俗,结宇丹崖阴。
浮念不烦遣,寂寞契冲襟。
况复迩萧寺,禅诵有遗音。
箪瓢足自老,簪组知难任。
披图忆所历,阅岁兹已深。
景物匪殊昔,但伤华发侵。
何当脱尘躅,归休期自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燕文贵秋山萧寺图上题写的一首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野性乐山水,廛居违素心。
野性乐山水,指诗人热爱大自然,享受山水之乐。廛居违素心,表示他远离尘嚣,过着清静的生活,违背了世俗的名利之心。
萧然困疲役,胡能遂幽寻。
萧然困疲役,形容诗人因劳累而感到疲惫。胡能遂幽寻,表达了诗人渴望隐居的愿望。
恒思惬所适,胜槩恣登临。
恒思惬所适,表示诗人常常思考自己最合适的生活方式。胜槩恣登临,描绘了诗人尽情欣赏景色,登上高处的情景。
秋清景尤旷,苍翠列遥岑。
秋清景尤旷,形容秋天的景色特别宽广辽阔。苍翠列遥岑,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中,远处的山峰被苍翠的树木点缀着。
霜馀委蔓草,孤秀爱云林。
霜馀委蔓草,形容早晨霜后,草木凋谢的景象。孤秀爱云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认为只有孤独而优美的景物才值得珍惜。
畸人寡谐俗,结宇丹崖阴。
畸人寡谐俗,形容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很少受到世俗的影响。结宇丹崖阴,描述了他们在高崖上建起房屋,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浮念不烦遣,寂寞契冲襟。
浮念不烦遣,表示诗人对于世俗的纷扰并不感到困扰。寂寞契冲襟,形容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空虚与外在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
况复迩萧寺,禅诵有遗音。
况复迩萧寺,表示诗人靠近寺庙时,听到和尚的禅诵声。禅诵有遗音,形容这些声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仿佛能够传达到心灵深处。
箪瓢足自老,簪组知难任。
箪瓢足自老,形容诗人过着简朴的生活,不需要依赖外界的帮助。簪组知难任,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感到力不从心。
披图忆所历,阅岁兹已深。
披图忆所历,表示诗人翻阅旧画时,回想起过去的岁月。阅岁兹已深,暗示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人生的短暂。
景物匪殊昔,但伤华发侵。
景物匪殊昔,表示虽然景物没有发生改变,但人的容颜却在悄悄改变。但伤华发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哀伤。
何当脱尘躅,归休期自今。
何当脱尘躅,表示何时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到自己的家乡。归休期自今,意味着诗人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希望能够真正地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燕文贵秋山萧寺图中题写的五言绝句。全诗以描绘秋山萧寺的美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对山水、树木、云雾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追求的无奈。整首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出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