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餐高原粟,渴饮下泉水。
菽粟水火如,时时散邻里。
公家别有输,为义良亦伟。
峨峨乌纱帽,见者胥仰止。
三径以藏身,一经以教子。
有子复何忧,万事渠能理。
游心濂溪赋,真可没吾齿。
袖手公输傍,无由血吾指。
名途多疾足,利路䍐徐轨。
独倚一株看,劳劳竟谁使。
守拙为丹阳贺环赋饥餐高原粟,渴饮下泉水。
菽粟水火如,时时散邻里。
公家别有输,为义良亦伟。
峨峨乌纱帽,见者胥仰止。
三径以藏身,一经以教子。
有子复何忧,万事渠能理。
译文:
- 饥饿时我可以吃高原上产的粟米,口渴时我可以喝山下的泉水。
- 粮食和水就像水火一样重要,经常在邻居之间分享。
- 官府里还有额外的供给,这为行义之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 官员们头戴乌纱帽,看到的人都仰望着他们。
- 我有三间房子可以隐居,一本经书可以用来教授子女。
- 只要有了孩子,我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所有的事都可以处理好。
- 我在濂溪边游心,真是让我忘记了岁月。
- 我在旁边袖手旁观,没有机会去指指点点。
- 在名利的道路上有很多人急于前行,但在利益面前却步履缓慢。
- 只有静静地看一棵树,到底谁才是这个世间真正的主宰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乡村生活时的宁静与满足感。诗中通过描述自己简朴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生活的欣赏,表达了对简单生活、自然和谐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视。同时,通过对官场和名利场的对比,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