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当天历数归,华夷无处不光辉。
还将灯火同民乐,未觉观游与道违。
瑞霭迥浮温室树,卿云浓染侍臣衣。
不知夜色深还浅,星近蓬莱顶上稀。

诗句解释:

  1. 明德当天历数归:这句话意味着君王的德行光明如日,国家的命运和历法都归顺于他。
  2. 华夷无处不光辉:这里表达了无论在中原还是边远之地,国家的光辉照耀无处不在。
  3. 还将灯火同民乐:君王也参与到民间的活动中,用灯火来表达对民众的喜悦和欢乐。
  4. 未觉观游与道违:虽然参与了活动,但不自知已经偏离了治国的正道。
  5. 瑞霭迥浮温室树:这里的“瑞霭”指的是吉祥的气息,“温室树”可能是指皇宫中的植物,寓意国运昌盛。
  6. 卿云浓染侍臣衣:这里的“卿云”指的是天上云彩的形状,“浓染侍臣衣”则暗示着天空的变化反映了人间的喜庆。
  7. 不知夜色深还浅:诗人在夜晚时分,无法准确判断天色的深浅。
  8. 星近蓬莱顶上稀:这里的“星”指北斗七星,而“蓬莱”则是传说中的仙山,暗喻诗人对仙境的向往或感慨。

译文:

明德如日光照耀国家,四海之内皆显辉煌;
我与百姓一同欢庆灯火,未觉察已偏离治国之道。
祥云萦绕温室之树,如同天上的云彩映照下人的衣着;
夜色如何,我尚且不知,只觉星辰稀少,仿佛接近仙人居住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制诗,即应皇帝的命令创作的诗歌,通常用于庆祝节日或表达对帝王的敬仰之情。此诗以元宵节为主题,描述了皇帝与民同庆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得失的反思。

首联“明德当天历数归,华夷无处不光辉”,表达了皇帝的圣德普照四方,使国家繁荣昌盛。这是对国家的颂扬,同时也是对君主治理有方的认可。

颔联“还将灯火同民乐,未觉观游与道违”,诗人参与到了民间的节日活动中,与民同乐,但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或许有些偏离了治国的根本。这体现了诗人的自省精神,以及对君主职责的认识。

颈联“瑞霭迥浮温室树,卿云浓染侍臣衣”,描绘了夜空中的祥瑞景象,以及宫廷中贵族的服饰被云雾所染色,象征着皇家的荣耀和尊贵。这些描绘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让读者更加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皇家的富丽堂皇。

最后一联“不知夜色深还浅,星近蓬莱顶上稀”,诗人在夜晚仰望星空,感叹自己对天地之美的无知。同时,“星近蓬莱顶上稀”,暗示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庆典的描述,结合个人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诗人的政治情怀和艺术才华。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