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态频更夜未央,渐看华月转东廊。
烛龙夭矫天门迥,火树参差辇路长。
一笑独回春似海,三呼齐祝寿如冈。
太平乐事浑难写,儗续卷阿第二章。

译文:

舞姿频频变化,夜已深犹未尽兴,渐看华美的圆月转过东廊。

烛龙高翔天空,天门遥远,火树参差在辇路旁。

独自一笑,仿佛春潮涌动,三呼齐祝长寿,如同山冈一般。

太平之乐事难以言表,拟续《卷阿》第二章。

注释:

  • 壬戌:农历年号。
  •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
  • 应制:应皇帝的诏命或要求而作诗。
  • 频更:频繁地改变。
  • 夜未央:夜晚还很长。
  • 华月:明亮的月亮。
  • 转东廊:转向东边的走廊。
  • 夭矫:形容龙的姿态弯曲、优雅。
  • 天门迥:天空的门很高远。
  • 烛龙:神话中的神兽,这里指蜡烛。
  • 天门:神话中天的门户。
  • 参差:长短不一的样子。
  • 辇路:帝王车驾行驶的道路。
  • 卷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美好事物。

赏析:
此诗为元代王冕所作,是其应制之作,用以歌颂皇帝的盛世太平。全诗以“舞态”开篇,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热闹非凡的场景,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感受和所见所闻。

诗中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与美丽。如“舞态频更夜未央”,描述了舞者们频繁变换舞姿,使得夜晚并未结束的景象;“烛龙夭矫天门迥,火树参差辇路长”,则通过烛龙的夭矫姿态和火树的参差排列,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壮丽景象。

诗人通过对皇帝寿比南山、太平乐事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与美丽,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