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细雨半钩帘,过雨溪山总翠蓝。
禁火人家春寂寞,莺啼应未到村南。
三月一日寒食
残花细雨半钩帘,过雨溪山总翠蓝。
禁火人家春寂寞,莺啼应未到村南。
注释:三月一日是清明节,天气寒冷,所以人们要吃寒食,禁火,扫墓。这首诗写的就是清明时节的景象。
翻译:
三月初一寒食节,
残花细雨半钩窗帘,
经过雨水后的溪山都变成了翠绿色。
家家户户禁火节,春天显得寂寞,
黄莺的啼叫应该还没有传到达村庄的南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清明时节自然景色及人情风俗的诗。
首句“残花细雨半钩帘”,用词精炼含蓄,既写出了时令,也勾出了环境,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过雨溪山总翠蓝”,“总”是“都是”、“全是”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经过了雨水之后,溪山都变得绿油油、水灵灵的,呈现出一种青翠欲滴的美感。
颔联“家家禁火春寂寞”,“禁火”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即在这一天不得生火做饭。“春寂寞”三字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所感受到的那种深深的寂寥和孤独。
末句“莺啼应未到村南”,“莺啼”指黄莺的鸣叫声。“村南”指村落的南边,即作者所在的地理位置。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黄莺的鸣叫声已经传到了村子的南边,但是这并不能减轻人们对春天的思念之情,因为这种思念是在心中萌发,而不是被莺啼声所触动的。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节这一特定节气下的自然景色及人文风情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春天的独特感受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