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褐之徒吾久识,炭乌雪白始惊看。
独怜总有高人处,唇缺何曾怨齿寒。
注释:
二兔一白一黑图:这是一幅画,画面上有两只兔子,一只白色的和一只黑色的。
衣褐之徒吾久识,炭乌雪白始惊看。
衣褐之徒:指穿着粗布衣服的人。衣褐之徒吾久识,意思是我很久前就认识穿褐色衣服的人。炭乌雪白始惊看。
独怜总有高人处,唇缺何曾怨齿寒。
独怜:特别怜惜。总有高人处,意思是总有值得尊敬的人。唇缺何曾怨齿寒。
赏析:
这首诗以一幅画为引,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看法。诗中描述的是一幅描绘了两只兔子的画:一只兔子是白色的,另一只则是黑色的。这两只兔子代表了人生的两种可能,一种是平凡无奇,另一种则是超凡脱俗。诗人通过这幅画表达了他对这两种人生态度的欣赏和认同。
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画作的欣赏上,而是进一步引申出对人生的思考。他提到了“衣褐之徒”,也就是那些穿着粗布衣服的人。这些人是他久已相识的朋友,他们的生活平淡无奇,但却有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诗人所赞赏的,也是他所追求的。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继续说道:“炭乌雪白始惊看。”这意味着,当他看到那幅画时,他才真正意识到生活的多彩和丰富。原来,生活并非只有一种颜色,它有白色也有黑色,有平凡也有非凡。
诗人表达了他的遗憾之情。他说:“独怜总有高人处,唇缺何曾怨齿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足之处,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痛苦或抱怨。相反,他更倾向于那些能够超越这些不足,达到更高境界的人。这是因为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并发挥自己的长处。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理解。他既看到了生活中的平凡与简单,也看到了其中的丰富与多彩。他既认识到生活中的不足之处,也看到了其中的潜力与可能性。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充满哲理和启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