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昔遇淮南楼,金钗红烛宵藏钩。
持螯烂醉对黄菊,海月正出东山头。
故人今调襄南尹,五云飞佩摇霞影。
都门马首谈旧游,酒热貂裘雪花冷。
忆昔射策中书堂,阊阖黄道垂天光。
鹍鹏远击同千里,鸿雁相望动十霜。
荒鸡野店君行早,到家定访睢阳老。
阶前新雨秀兰芽,堂背光风泛萱草。
冰销汉渚波龙鳞,飞舞雏凤离风尘。
忆君明年重回首,大堤花发襄阳春。
【注释】
淮南:指唐代扬州(今属江苏)。朱子仪调光化尹,即朱子仪调任光化县尹。调光化尹:是说朱子仪由淮南调往光化任官,这是在送别时写的。襄南:指唐荆州(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是唐代的重镇之一。尹:指长官。都门马首谈旧游:是说朱子仪在都门马首谈论过去的往事。酒热貂裘雪花冷:是指朱子仪饮酒后感到寒冷,貂裘已变得冰冷。
射策: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应试者先作对策,然后对所对策题进行解释。中书堂:指翰林院。阊阖:传说中天帝的宫门名。黄道:指皇帝的车驾运行的道路。鹍鹏:传说中能飞的鸟,这里借指人。鸿雁:传说中能传书的鸟。动十霜:形容秋天的景象。
荒鸡:指鸡叫。野店:指路边的旅店。君行早:指你早早地离开了家乡。大堤:指长江边的大堤。襄阳春:襄阳是古地名,这里泛指春天。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及送行情景。
第一联:“昔遇淮南楼,金钗红烛宵藏钩。”意思是说当年与同窗好友相聚在淮南楼上,大家拿着金钗,点燃红烛,互相猜拳下棋,直到月亮出来才回家。“金钗”、“红烛”和“宵藏钩”都是当时流行的游戏。
第二联:“持螯烂醉对黄菊,海月正出东山头。”意思是说今天你被调任光化县令,我为你饯行,你烂醉如泥地对着黄菊举杯祝酒,而那轮海上升起的明月正好从东山头上升起。“持螯”是古代宴饮时吃蟹的方法。
第三联:“故人今调襄南尹,五云飞佩摇霞影。”意思是说如今你被调往襄州南面做太守,五色的祥云环绕着你的官服,好像飘飘欲仙一般。
第四联:“都门马首谈旧游,酒热貂裘雪花冷。”意思是说在京城都门外你举起马首遥望故乡的山水,但酒却喝得火热起来,而貂裘上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
第五联:“忆昔射策中书堂,阊阖黄道垂天光。”意思是说回想起当年你在中书省(皇帝办公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那时候天上的皇宫大门(阊阖)在黄道上直通天际,犹如一道天光。
第六联:“鹍鹏远击同千里,鸿雁相望动十霜。”“鹍鹏”和“鸿雁”都是传说中的巨鸟。这里用它们作为比喻,形容彼此虽然相隔万里,但仍然心心相印。“动十霜”形容秋天的景象。
第七联:“荒鸡野店君行早,到家定访睢阳老。”“荒鸡”指早晨的鸡叫声。“睢阳老”,指你离开家乡到外地上任后,一定会去看望我的,因为我年纪大了。
第八联:“阶前新雨秀兰芽,堂背光风泛萱草。”意思是说阶前刚刚下了新雨,庭院里的兰花又长出了嫩芽;堂背也泛着光风,吹动着萱草的叶子。
第九联:“冰销汉渚波龙鳞,飞舞雏凤离风尘。”意思是说冰消河渚上的浪花就像龙鳞一样,而那些雏凤也飞离了风尘,展翅高飞。
第十联:“忆君明年重回首,大堤花发襄阳春。”意思是说希望你明年能够重来此地,那时我们再一起漫步在大堤之上欣赏盛开的花朵吧!这里的“襄阳春”暗指诗人此时的心情,也是希望朱子仪能够早日回京任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