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腮抹粉带轻红,山鸟调音向晓风。
忆昔登龙桥上过,间关曾听语雕笼。
【注释】
山狐:指山中之狐。
桃腮抹粉:用桃花汁涂在脸上,显得红润。
调音:即“啭”,鸣叫。
忆昔:回忆过去。
登龙桥:旧时有座桥叫登龙桥。
雕笼:用金属丝编织的笼子,用来关养鸟兽的。
【译文】
狐狸的面颊上抹了胭脂,涂着淡淡的红妆,山鸟啼叫着迎向早晨的风。
记得以前我曾在登龙桥上经过,曾听到那鸟儿在笼子里婉转地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的“山狐”指的是山中之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野狐,是诗人的朋友。诗人通过咏物来表达对这位友人的怀念。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野狐的外形和神态。野狐的面颊涂着桃花色的胭脂,显得娇红可爱,它喜欢在晨光中啼叫,好像在欢迎黎明的到来。
第三句是说诗人想起了与野狐在一起的日子,那时他们在登龙桥上相逢,诗人还曾听到野狐在笼子里面唱着婉转的歌曲。这里既点明了时间、地点,也写出了野狐的性格特点。野狐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不喜欢受到拘束。而野狐却不同,它被关在笼子里,只能唱歌。这一句既写出了野狐的自由不羁,又写出了野狐的孤独寂寞。
第四句是说诗人想起了野狐,心中不由得泛起了波澜。这里的“忆”字表明了诗人对野狐的思念之情。诗人之所以如此怀念野狐,是因为野狐是他的知心朋友。他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人通过对野狐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