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曹早岁著英声,八帙归休沐宠荣。
官带旧衔乡望重,心无尘虑世缘轻。
都门祖饯多新进,闾里趋迎总后生。
三径重开看松菊,不妨偃仰学渊明。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铨曹”指代陈叔刚。“早岁著英声,八帙归休沐宠荣”写诗人对陈叔刚的赞赏;“官带旧衔乡望重,心无尘虑世缘轻”则写陈叔刚退隐后仍受到人们的敬仰;“都门祖饯多新进,闾里趋迎总后生”写诗人在京城为陈叔刚的离别而设酒送行;“三径重开看松菊,不妨偃仰学渊明”则表达了诗人对陈叔刚的期望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但意境深远,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早年就以英名著称,年老了还享受着荣宠。官职上保留旧衔,乡亲们都很尊重他,心中没有尘俗杂念,只想着与世无争。京都城门外举行盛大的送行宴会,城中城外的年轻人都来为他送行;乡里的人们纷纷前来迎接他,希望他能再出来为百姓做事。庭院里重新修整了花木和菊花,我劝他暂且回去休息,不要过于劳苦,就像陶渊明那样安闲自在。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陈叔刚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陈叔刚的赞扬与祝愿。
首联“铨曹早岁著英声,八帙归休沐宠荣”,诗人称颂友人早年就有盛名,现在又得以高寿,这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其一生功业的肯定。“八帙”指八十岁的高龄,说明陈叔刚年纪大了。“归休”指退休。这两句赞颂之词,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和祝贺,也透露出自己羡慕之情。
颔联“官带旧衔乡望重,心无尘虑世缘轻”是说虽然陈叔刚已经辞官回家,但仍然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他的内心没有世俗的烦忧,只想着过清静的生活。这里的“官带旧衔”是指陈叔刚曾经担任过官职。“乡望重”是说陈叔刚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尘虑”指世俗的烦忧,“世缘”指世俗的缘分。“心无尘虑”是说自己的心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颈联“都门祖饯多新进,闾里趋迎总后生”意思是在京城为他送别的时候,有很多人都是新近参加官场的新进之士;而在乡村中欢迎他的,也都是年轻一辈的后生晚辈。这一联写出了陈叔刚在官场的地位很高,而且得到了人们广泛的欢迎。
尾联“三径重开看松菊,不妨偃仰学渊明”,意思是在庭院里重新修整了花木和菊花,我劝他暂且回去休息,不要过于劳苦,就像陶渊明那样安闲自在。“三径”指东晋著名隐士许由所开辟的三条小路。这里用“三径”代指家园。“松菊”指松树和菊花。“偃仰”指躺着或坐着。“渊明”即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也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学渊明”的意思是学习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此诗通过送别友人陈叔刚一事,表现了作者对他高尚品德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