輶轩遵岭路,别棹倚川浔。
萧条风壤异,婉婉岁年侵。
畴昔怀同侣,兹乡逢所钦。
清芬袭嘉惠,逸响激瑶琴。
复感承明直,何如湘水吟。
茆斋攸江上,忆尔会相寻。

【译文】

衡州与易太史分别

輶轩循岭路,别棹倚川浔。

萧条风壤异,婉婉岁年侵。

畴昔怀同侣,兹乡逢所钦。

清芬袭嘉惠,逸响激瑶琴。

复感承明直,何如湘水吟。

茆斋攸江上,忆尔会相寻。

赏析:

首联写别后之思。“輶轩”指载有书简的车子;“遵岭路”“倚川浔”点出别时的地点和季节。“萧条”形容风土的荒凉,“风壤异”表明两地环境不同。这两句既点题,又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颔联是说由于两地风土人情的差异而产生了怀念故人、思念故乡的感情。“畴昔”即往日,“怀”是怀念;“同侣”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所钦”是指敬仰。此联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作者用“风壤异”三字总括了全篇的主旨,表达了自己对于异地风俗人情的不同感受以及由此而生的思友之情。

颈联由对朋友的思念转而写到对故乡的思念。这里,作者以反诘的语气写出了自己在异地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孤独寂寞的感觉。“清芬”即清香芬芳,这里指家乡的香花芳草。“袭”是覆盖的意思。“逸响”指优美的乐声。“瑶琴”指古琴,这里指琴曲。此联以“逸响激瑶琴”一句点题,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尾联是说自己回到京城后,虽然也得到了朝廷的任用,但是却不如自己在衡州时吟咏山水诗作来得快乐。“承明”是宫名,这里指翰林院;“湘水吟”指《登长沙楼》一诗,此诗是李白于天宝三年(744)所作。《唐才子传》卷四:“白尝自叹曰:‘朝游紫陌,暮入青楼……’”这两句既是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也是对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自豪。

尾联中,“茅斋”、“江上”等词都暗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特点;“会相寻”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间的情谊深厚。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抒情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