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川朅游访,雁洲复踌躇。
夜投林下宿,晓发霜中车。
回道过谷口,青枫寒正疏。
哀鸿唳广泽,猛虎临路衢。
所历多险艰,悰抱未可舒。
寄言同心似,何用独离居。

【注释】

螺川:地名,在今四川彭山县。朅(qiè)游:漫游。

雁洲:地名,在今四川彭山县。踌躇:停留。

林下宿:树林里住宿,指投宿。

霜中车:清晨的车,指早起出发。

回道:回乡的路。

谷口:地名,指归家之路。青枫:青色的枫树。疏:稀疏。

哀鸿:悲鸣的鸿,指乌鸦。广泽:广阔的湖泽。

路衢:道路、路口。

多险艰:经历很多艰难困苦。悰(kòng):忧伤。

同心似:心意相合如同。寄言:告诉。

何用:何必。独离居:独自离开家乡。

【赏析】

此为诗人在蜀地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之作。全诗八句,写途中见闻,以“迟”、“夜”、“晓”三字串起,按时间顺序逐层描写,层次井然,脉络分明。诗中既写出了旅途之艰,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联写诗人在螺川朅游访,到雁洲后又停步不前。“朅”是“游”的意思,“朅游”即游历。诗人从螺川来,经过雁洲,本想继续游历,但到了这里,却又停住不走了。“复踌躇”表明他心中有所考虑而犹豫不决。“踌躇”二字传神地写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迟迟”“徘徊”,正是“踟蹰”的同义词。

颔联紧承上句,写夜间投宿林下,清晨启程上路的情景。“林下宿”是指夜晚投宿于树林之下;“霜中车”是指凌晨出发,冒着寒霜上路。“霜”字既点明时间,又写出了天气之严寒,渲染出旅途的艰辛。

颈联两句写回乡路上的见闻感受。“回道”,是说诗人回家的路途。“过”是指路过。“谷口”指的是归家之路上的山谷口。“青枫”是指青枫树叶。秋天时,青枫树叶子变红,所以说“寒正疏”。这两句通过“青枫”与“疏”这两个词,生动地刻画了深秋时节的景色,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感。“哀鸿”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乌鸦。古代有“乌鸣哀”的说法,所以这里的“哀鸿”就是指乌鸦。“唳”字写出了乌鸦的哀鸣之声。“广泽”是指广阔的湖泽。“猛虎临路衢”一句则形象地写出了路上行人稀少的情况,以及诗人内心的恐惧之情。

尾联两句写沿途所见所闻,并以此作为结束全文之语。“所历多险艰”,说明路途遥远且险要;“悰抱未可舒”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伤之情。最后,诗人将这种心情告诉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寄言同心似,何用独离居?”意思是说:如果大家志趣相投,就不必因为离别而感到难过了。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切动人。诗人通过对自己旅途的所见所闻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担忧,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