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岭际晓来,肩舆度深寂。
崖高门巴薄,篁苇风淅淅。
清泠涉幽涧,荦硧缘绝壁。
环顾阒无人,山禽自啁唽。
新泥松树下,往往见虎迹。
行侣时唳呼,铜钲鸣未息。
缅予鸿雪踪,夷险备所历。
翻惭一身安,坐惜众夫力。
杨树岭
杨岭际晓来,肩舆度深寂。
崖高门巴薄,篁苇风淅淅。
清泠涉幽涧,荦硧缘绝壁。
环顾阒无人,山禽自啁唽。
新泥松树下,往往见虎迹。
行侣时唳呼,铜钲鸣未息。
缅予鸿雪踪,夷险备所历。
翻惭一身安,坐惜众夫力。
注释:
- 杨树岭:地名,位于今中国四川省境内。
- 杨岭际晓来:早晨在杨岭间迎接曙光。
- 肩舆度深寂:使用肩舆(轿子)穿越寂静的山路。
- 崖高门巴薄:形容山崖陡峭,道路狭窄。
- 篁苇风淅淅:竹林和芦苇间风声细密。
- 清泠涉幽涧:清澈的溪水流淌过幽静的山涧。
- 荦硧缘绝壁:崎岖不平的石头沿着陡峻的峭壁。
- 环顾阒无人:四周环顾,但看不到人影。
- 山禽自啁唽:山鸟自在地鸣叫。
- 新泥松树下:新近的泥土在松树下。
- 往往见虎迹:常常发现老虎留下的痕迹。
- 行侣时唳呼:同伴时而发出警告的吼叫声。
- 铜钲鸣未息:铜锣的声音在持续回响。
- 缅予鸿雪踪:回忆自己像鸿雁一般飘然过境的经历。
- 夷险备所历: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
- 翻惭一身安:反而感到自己身陷其中而不安。
- 坐惜众夫力:感叹众人的努力与付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杨树岭一带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情感。首句“杨岭际晓来”点明了时间和地理位置;第二句“肩舆度深寂”,通过描述肩舆穿越深寂的山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气氛;第三、四句则通过对比“崖高门巴薄”与“篁苇风淅淅”,表达了环境的荒凉与孤寂。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溪流、石块、松树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杨树岭的荒凉和孤寂。然而,尽管环境艰险,作者仍然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前行,这种无畏的精神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诗末两句,作者反思自己的安危与众人的努力,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他人辛勤付出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