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白秋草黄,颓阳下枯岭。
谁歌蒿里曲,悽绪纷难整。
矗矗起新坟,素旗飘断云。
陇下笳箫哀响咽,尚书不归履声绝。
履声绝,那可招。
山空石麟死,松柏寒萧萧。
陈司寇挽诗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陈司寇的丧事而作的挽词,表达了对死者的深切哀悼之情。
- 野白秋草黄,颓阳下枯岭。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野草呈现出黄色,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在枯萎的岭上。
- 谁歌蒿里曲,悽绪纷难整。
- 这一句表达了对死者的怀念和哀伤,歌词中的旋律让人心情难以平静。
- 矗矗起新坟,素旗飘断云。
- 这句话描述了坟墓的建立和飘扬的旗帜,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和新生活的开始。
- 陇下笳箫哀响咽,尚书不归履声绝。
- 这里提到了“陇”,即陇山,古代地名,此处指战场或战场附近的地区;“笳箫”是一种乐器,这里指战地音乐;“尚书”指的是官员,这里指陈司寇;“不归”表示无法归来;“履声绝”指的是失去声音,可能是陈司寇因公殉职。
- 履声绝,那可招。
- 这句话表达了对逝去者的追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生者命运的感慨。
- 山空石麟死,松柏寒萧萧。
- 这句话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山中空无一人,石头上的麒麟已死,松柏也显得寒冷萧瑟。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力。通过对逝者的缅怀和对生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和忠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