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食墩前起新庙,乡人共说朱郎孝。
朱郎能孝复能仁,眼看盗贼皆良民。
直拟贞心化强暴,岂料势穷翻杀身。
君不见钱塘潮,汨罗水,同是乾坤忠义鬼。
春草碧色江绿波,魂招不来将奈何。
【注释】
约食墩前起新庙:在约食镇建一座新的祠堂。朱子皋,即朱德润(1239—1317),字泽民,号丹丘,浙江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元朝诗人。
乡人共说朱郎孝:乡亲们都说朱子皋很孝顺。
朱郎能孝复能仁:朱子皋既能孝顺又能仁爱。
眼看盗贼皆良民:看着那些盗贼却都是良民。
直拟贞心化强暴:我打算以忠贞之心感化那些凶顽的强盗。
岂料势穷翻杀身:哪里想到形势危急,反而连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了。
君不见钱塘潮,汨罗水:可曾听说钱塘江的潮水和屈原投江自尽的故事?
同是乾坤忠义鬼:同样是天地间忠诚仁义的鬼魂。
春草碧色江绿波:江上春天的草呈现出一片碧色,江面上波光粼粼,景色十分美丽。
魂招不来将奈何:魂魄已经飘荡到天外了,怎么还召唤不回来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全诗写一位忠孝节义之士,因遭诬陷,被逼至死,其魂魄仍不肯安息,而四处流窜,最后化为厉鬼,为世人所知。
首联“约食墩前起新庙,乡人共说朱郎孝”,点明地点与人物,交待背景。约食墩,即今浙江省嘉善县西,这里建新庙,说明死者生前是个孝子;乡人说他孝,说明他的名声很大。
中间两联,从正反两方面来表现朱子皋的忠厚、仁爱。正面描写他如何对父母尽孝,又怎样对待敌人,反面则描绘他遭到诬陷后的悲惨遭遇,以及他死后化作厉鬼的凄惨景象。
颈联“直拟贞心化强暴,岂料势穷翻杀身”,表明他虽然有着忠贞的心志,但最终因为情势所逼,不得不杀了自己。这两句既是对前面“眼看盗贼皆良民”一句的回应,也是对“岂料势穷翻杀身”的具体阐释。
尾联“君不见钱塘潮,汨罗水,同是乾坤忠义鬼”,则是对前面内容的升华。通过对比钱塘江和汨罗江的潮水,指出朱子皋的魂魄已化为忠义之鬼,与日月同在,永垂不朽。同时,这也象征着朱子皋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忠义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这首诗语言平易流畅,情感深沉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