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金失,行子号,还子以金不受丝与毫。
良人殂,舅姑老,环堵麻衣不识门前道。
吁嗟乎墓中人,虽死死不孤。
诸郎致身文且武,恩光下照幽泉土。
妻也贞姬夫义夫,列传有名光烈祖,谁道今人不如古。
【注释】
1.方少参:指方子公。少参,官名,汉时为九卿之一,后泛指地方长官。
2.囊金失:形容贫穷。
3.行子号:指行旅之人。
4.还子:归还儿子。
5.丝与毫:喻微薄之赠。
6.良人殂(cú):良人的逝世。
7.舅姑老:指舅父、姑姑年老。
8.环堵麻衣不识门:环堵,环绕四周的墙壁;麻衣,粗布衣服。
9.吁嗟乎墓中人:叹墓中的死者。
10.虽死不孤:虽死了也不觉得孤单。
11.致身文且武:指得到功名。
12.恩光下照幽泉土:恩光,恩惠的光照。幽泉,墓地。土,土地。
13.列传有名光烈祖:传,记载。名,有名的。光烈,光耀,光辉。
14.谁道今人不如古:谁说今天的人比不上古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以《祭方少府文》为题,表达了对已故夫人的思念之情。全诗通过描写夫人生前的贤德以及死后的凄凉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怀念之情和对她的赞美之意。
首联“节义歌为方少参大器作”表明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夫人的高尚节操和品德而创作的。这里的“节义”指的是夫人的忠贞不渝、坚守节操的品质,“大器”则是指夫人具有非凡的能力和才干。整句诗通过歌颂夫人的节义品质来表达诗人对她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颔联“囊金失,行子号,还子以金不受丝与毫”描述了夫人在失去丈夫之后的生活困境。这里提到了“囊金”,即指贫困的家庭状况。诗人通过描绘夫人失去丈夫后的艰辛生活来表现她的贤淑品质。同时,“还子以金”则表达了诗人对夫人的感激之情,因为夫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他物质上的帮助。
颈联“良人殂,舅姑老,环堵麻衣不识门前道”进一步描绘了夫人去世后家庭环境的变化。这里提到了“良人殂”指的是丈夫的去世,“舅姑老”则是指舅舅和姑姑都已年迈。诗人通过描写这些细节来表现家庭的衰败和妻子生活的艰辛。“环堵麻衣不识门前道”则形象地描绘了家庭环境的简陋,诗人通过这个细节来表达对夫人的怀念之情。
尾联“吁嗟乎墓中人,虽死不孤”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对夫人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夫人的评价来强调古代女性的优秀品质。“虽死不孤”则表达了诗人对夫人的敬仰之情,认为夫人虽然已经离去,但她的精神和品质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这首诗通过对夫人的描写和对其节操品质的赞扬,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深怀念和对她优秀品质的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家庭环境和历史背景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