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切重切切,秋风桂枝折。
哀哀复哀哀,人归长夜台。
桐为棺兮席为舍,寒巷萧条日光下。
孤儿五岁初学行,向人啼父不成声。
访君来,哭君去。
乡路迢迢隔暝烟,潍水莱山渺何处。

【注释】

切切:悲切的声音。重(chòng):重复;又。秋风:秋风萧瑟。桂枝折:指杜氏兄弟的去世。桂:桂花,这里借指杜氏兄弟。哀哀:悲伤的样子。人归长夜台:指死者已归入地下,在长夜里徘徊。桐为棺兮席为舍:以桐木为棺,席草为屋。寒巷:冷清的巷子。萧条:荒凉寂寞。日光下:阳光照耀之下。孤儿:失去父母的小孩。五岁:年幼。初学行:初次走路。哭父不成声:哭泣时因为悲痛而说不出话来。访君来,哭君去:作者前来吊唁杜廷陈,离开时哭声不断。乡路迢迢隔暝烟,潍水莱山渺何处:家乡的道路遥远而且模糊不清,仿佛隔着烟雾。潍水:潍河,流经山东境内。莱山:即莱芜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渺:远。

【赏析】

此诗首联写杜延陈死讯传来时作者的悲痛心情,颔联写杜氏兄弟死讯传来时的情景及杜氏兄弟的悲惨遭遇,颈联和尾联是诗人自己回忆与弟弟的交往以及杜氏兄弟的死讯传来时的悲痛心情。

“切切重切切”一句用《古诗十九首·有所思》中的“切切何所思”之句。秋风桂枝折,指秋风中桂花凋落。这既点明了时节、地点,也写出了当时天气寒冷。“哀哀复哀哀”,两句连用两个“哀哀”,突出表现了杜氏兄弟死后,人们悼念他们的悲情。人归长夜台,指杜氏兄弟死去后,人们把他们葬在坟墓里。长夜台,即墓穴,指墓地。“长夜”,指黑夜,这里指墓地里的夜晚。“长夜台”三字直切题旨,说明他们死后就埋在墓地里,永无天日,这是对他们的极大同情。

诗人写到杜廷陈的哥哥杜廷献会合作者到京师,并说到了杜廷陈去世的事情,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泪如雨下,于是追忆往昔与弟弟相聚的情景,写下这首诗。

“桐为棺兮席为舍”,这句意思是用桐木做成棺材,席草做成屋子。这里的桐木指的是棺木,席草则是用来覆盖棺材或屋子的东西。“寒巷”“寒巷萧条”四字描绘了墓地周围凄凉冷落的景象,而“日光下”则暗示着这是一个阴森恐怖的地方。

“孤儿五岁初学行”,这句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只有五岁就已经学会了走路。“向人啼父不成声”,这句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看到别人时就会大哭不止,因为他无法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访君来,哭君去”,这句意思是说作者前来吊唁杜廷陈的时候,哭声不断;离开的时候也是如此。“乡路迢迢隔暝烟”,“乡路”,指的是故乡的路;“迢迢”形容距离遥远;“暝烟”则是指黄昏时分的烟雾。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杜氏兄弟去世后,与他们告别时的心情。

尾联写诗人来到杜廷陈生前的住处时,发现他已经去世,因此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泪水涟涟。同时,这也是诗人对杜氏兄弟的哀悼之情的延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