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罕人事,灵府长独闲。
登陟千里馀,晨夕看山川。
山川一何旷,亭亭月将圆。
云鹤有奇翼,一盼周九天。
但使愿无违,甘以辞华轩。
念之动中怀,放意乐馀年。
吁嗟身后名,百世谁当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放鹤亭记》。全诗如下:
题放鹤图集陶句
野外罕人事,灵府长独闲。
登陟千里馀,晨夕看山川。
山川一何旷,亭亭月将圆。
云鹤有奇翼,一盼周九天。
但使愿无违,甘以辞华轩。
念之动中怀,放意乐馀年。
吁嗟身后名,百世谁当传。
注释
- 野:指郊外。
- 罕:少。
- 灵府:指精神或灵魂。
- 登陟:登山或攀登。
- 千:形容遥远。
- 亭亭: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
- 周天:环绕天空一周。
- 华轩:华丽的车子。
- 动:触动、感动。
- 叹:感叹。
- 百世:很久以后。
- 谁:疑问词,意为“哪个”。
译文
野外很少有人来打扰,灵魂常常独自闲静。
攀登到千里之外,早晚欣赏山川景色。
山野广阔无垠,明月高挂即将圆满。
云中有神鹤展翅飞翔,一眼便能望穿九霄。
只要心愿无违背,宁愿放弃华贵的马车。
思念此情此景令人动容,尽情享受余暇之年。
叹息身后名声如过眼云烟,谁又能流传百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首句“野外罕人事”,直接点明了作者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接着,通过“灵府长独闲”、“登陟千里余”等句子,描绘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孤独与自由。特别是“但使愿无违,甘以辞华轩。”这句,表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百世谁当传”则表达了作者对死后名声的看法,认为死后名声如同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