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深涧松,冬夏不改青。
濯濯江柳花,随波化流萍。
羡彼五陵客,终朝宴芳腥。
三楚多秀士,皓首穷六经。
谁为尺一书,荐之升王廷。
【注释】:
郁郁深涧松,冬夏不改青。
濯濯江柳花,随波化流萍。
羡彼五陵客,终朝宴芳腥。
三楚多秀士,皓首穷六经。
谁为尺一书,荐之升王廷。
【赏析】:
《送陈文鸣》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四年(745年)春天所作。此诗是送别之作。诗人借对好友的离别之情,抒发了对友人前途的祝愿和关切。全诗四句,写景抒情兼而有之,意境高远,风格明快。
“郁郁”二句,写山中松柏四季常绿。“濯濯”,形容柳花洁白如雪:“芳腥”,指酒香。这两句说山上松柏一年四季苍翠欲滴,山花烂漫,香气袭人。而山下的江边,则春柳依依,夏日飘洒着清香。这两句诗以山中松柏与山下江柳作对比,突出了作者所处环境之优美、清幽,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也为下文抒写自己怀才不遇之慨作了铺垫。
“羡彼”二句,写长安豪门子弟骄奢放荡的生活。“羡彼”,羡慕他,意思是说他能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富贵荣华。“终朝宴芳腥”,意谓他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不知收敛。这二句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友人的孤独处境。
“三楚”二句,写朋友的学识渊博。“三楚”,即楚国,指湖南、湖北一带;“多秀士”,言此地人才荟萃,出类拔萃者甚多。李白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他对朋友才情的赞美和对朋友遭遇的同情。“皓首”,这里指老年;“穷六经”,意谓他一生勤奋学习,精通儒家经典。
“谁为”二句,写朋友的不幸。“尺一书”,意谓有尺长的书信;“书”字双关,既指书信,也暗指诗文。“一尺之书”,指书信或文章。“荐之”,向君王推荐之意。“升王廷”,意为被举荐入朝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忧虑,担心朋友不能得到重用,因此写下这首诗来安慰和鼓励朋友。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