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东去忽经秋,坐忆苕溪动别愁。
问信几回湖外舸,看山何处水边楼。
遥怜短鬓风尘暗,可耐长江日夜流。
俯仰少年心万里,梦魂曾伴史迁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他在南渡期间与友人共赏月夜的情景,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美人东去忽经秋:这句表达了诗人看到友人离别时,感到美人(可能是指自己)也随友人而去,秋天的到来使得这种离别更加令人感伤。秋天常常象征着离别和哀愁。
坐忆苕溪动别愁:这里的“苕溪”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居住或工作过的一个地方。诗人在朋友离去后,回忆起在苕溪的日子,那种与朋友共度时光的快乐以及随之而来的离别之愁被勾起。
问信几回湖外舸:湖外可能指的是湖泊之外的水域,如江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希望从湖外传来的消息能让他了解友人的情况。
看山何处水边楼:这里提到了“水边楼”,可能是一个可以俯瞰江水的高处。诗人可能在想,如果站在这样的高处,会看见哪些山景?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
遥怜短鬓风尘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因长时间在外漂泊而显得疲惫不堪的形象的同情。”短鬓”可能指的是年老的白发,而”风尘暗”则形容了长时间的旅途带来的疲惫和沧桑。
可耐长江日夜流: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长江无尽的流动的感慨。”可耐”意味着能够忍受、可以接受的意思。长江的日夜不停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俯仰少年心万里:这句话中的“俯仰”可能是指抬头和低头的动作,表示诗人对自己年轻时期的理想与抱负的回忆。”万里”强调了这些理想和抱负的宏大与遥远。
梦魂曾伴史迁游:这里的“史迁”很可能指的是司马迁,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梦想和抱负能够如同司马迁一样,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并得到记载和传扬。
译文:
美人你忽然间向东走去,转眼间秋天已至。我怀念你在苕溪的日子,那里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回忆。我在湖外多次打听你的消息,却只能远观你的行舟。我在水边的高楼中眺望山川,心中充满对你的思念。我深深地怜悯你因为风尘仆仆而显得憔悴,但我又怎能忍受这长江日夜不息的流淌呢?我回想起年轻时的梦想和抱负,它们如同长空一般无边无际。我曾经梦想着像司马迁那样书写历史的篇章,记录下我们的梦想和足迹。
赏析:
李嘉祐此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在朋友离去后的孤独和思念。诗中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