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天子筹边日,总制尚书建节秋。
俘馘未旋云鸟阵,捷书先达凤凰楼。
西南道路通三峡,老稚欢声动九州。
千古汗青谁似得,仲淹威望子房谋。
这首诗是为明朝洪尚书写的,表达了对明朝中兴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中兴天子筹边日,总制尚书建节秋”描绘了明朝皇帝和洪尚书在边疆上筹划的情景。这里的“筹边日”和“建节秋”分别指代皇帝和洪尚书在边疆上的活动。
第二句“俘馘未旋云鸟阵,捷书先达凤凰楼”则描述了一个胜利归来的场景。这里的“俘馘”指的是战争中抓获的敌人,“云鸟阵”可能是指敌人的营地,“捷书”则是战争的胜利消息。这句话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
第三句“西南道路通三峡,老稚欢声动九州”,描述了一条通往西南的道路,以及人们对于这条道路的喜悦和期待。这里的“三峡”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地理标志,代表了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而“老稚欢声动九州”则形容了这一消息带来的广泛影响。
第四句“千古汗青谁似得,仲淹威望子房谋”则是对明朝皇帝和洪尚书的赞美。这里的“千古汗青”指的是历史的长河,“谁似得”表示没有人能够与之相媲美。而“仲淹威望子房谋”则引用了古代的历史典故,赞扬了洪尚书的威名和功绩。
这首诗通过对明朝皇帝和洪尚书在边疆上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