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台春静日端居,藻思玄情入太初。
茂叔故应留径草,公仪安用拔园蔬。
极知台鼎身须到,岂独边关事可书。
江口暮潮天际月,试从消长看盈虚。

解析:

此诗为答谢友人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与友人交往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1. 棘台春静日端居:在棘台这个地方,春天来临,天气变得宁静而平和,诗人选择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静坐沉思。这里“棘台”是地名,可能是诗人的居住地或曾经到访过的地方。“春静日端居”描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着春天的宁静与美好,独自端坐在那里,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2. 藻思玄情入太初:这里的“藻思”和“玄情”都是形容诗人内心的感受,可能是指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充满了思考和情感。“入太初”则可能是指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认为人的内心世界与宇宙万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情感也与宇宙万物息息相关。
  3. 茂叔故应留径草:茂叔(苏轼)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才华横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这里,诗人用“茂叔”来比喻自己,认为自己应该像茂叔一样,留下自己的足迹,让后人能够记住自己的存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豪和满足。
  4. 公仪安用拔园蔬:这句话是对友人的一种赞美和鼓励。公仪是古代一个著名的人物,他的行为举止非常优雅,让人敬佩。在这里,诗人用“公仪”来比喻自己,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也应该像公仪一样,既优雅又得体。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希望友人能够继续保持这种优秀的品质。
  5. 极知台鼎身须到:这里使用了“台鼎”这个词组,可能是指朝廷或者高位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地位的追求和向往。他认为,只有达到了高位,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希望友人能够在官场上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
  6. 岂独边关事可书:这里的“边关”指的是边疆地区,是战争频繁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表示了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战争不仅给国家带来了灾难,也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因此,他希望人们能够远离战争,和平共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和平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中。
  7. 江口暮潮天际月: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景。江口是河流的出口,夕阳西下时,江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波光粼粼;而天际的月亮高悬,与江水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这里的“暮潮”和“天际月”都富有诗意,给人一种静谧、优美的感觉。
  8. 试从消长看盈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思考。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盛衰更替的过程,就像月亮的盈亏一样,是一种自然的规律。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即要学会顺应自然规律,把握时机,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现象的引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洞察力。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