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荆南远卜居,相逢曾及雁来初。
山堂习隐秋看桂,郡阁留欢夜剪蔬。
天末往来千里道,箧中悲喜十年书。
怀君只似江城月,长愿清光照紫虚。
【译文】
忆昔在荆南卜居,我们相逢于雁来初。
山堂习隐秋看桂,郡阁留欢夜剪蔬。
天末往来千里道,箧中悲喜十年书。
怀君只似江城月,长愿清光照紫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友人伍松月的诗作。诗人回忆与伍松月相识、相交的情景,表达了对伍松月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忆昔荆南远卜居”,回忆与伍松月在荆南(今湖北省荆州市)卜居的日子。这里的“卜居”指的是定居下来的生活,意味着诗人与伍松月相识、相交的那段日子。
第二句“相逢曾及雁来初”,回忆起两人曾经在某个时期相聚的情景,那时的相遇就如同大雁飞来的时节。这里的“雁来初”指的是秋季,因为大雁在这个时候开始向南迁徙,而此时正好是诗人与伍松月相聚的时刻。
第三句“山堂习隐秋看桂”,描绘了在山上的书房里学习隐居生活的情景。这里的“习隐”指的是学习隐居的生活方式,而“秋看桂”则是指欣赏桂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第四句“郡阁留欢夜剪蔬”,描述了在一个晚上,两人在一起品尝美食的情景。这里的“郡阁”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官邸,而“剪蔬”则是指切菜做饭。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伍松月共度欢乐时光的场景。
第五句“天末往来千里道”,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天末”指的是天涯,表示距离遥远;而“往来”则是指彼此之间的交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之情,即使相隔千里也要时常联系。
第六句“箧中悲喜十年书”,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通信的情况。这里的“箧中”指的是箱子里,而“悲喜十年书”则是指过去十年间寄给朋友的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书信往来的频繁,以及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
最后一句“怀君只似江城月,长愿清光照紫虚”,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里的“怀君”指的是思念朋友的心情;而“江城月”则是指江城的月亮,象征着明亮、清澈;“紫虚”则是指紫色的天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如同明亮的月光一样照耀着整个天空,希望朋友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