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知先主,怀王识沛公。
未闻收夏口,先已入关中。
今古车书异,兴衰历数同。
方惊鸡作凤,当信鹜非鸿。

刘表知道先主刘备,怀王识别了沛公。

没听说收回夏口,已经进入关中。

今昔车书不同,兴衰历数相同。

才惊讶鸡变成了凤凰,当相信鸭子不是大雁。

注释:

  1. 秋斋杂赋五首:指杜甫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诗中的第五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 刘表:东汉末年的诸侯之一,与曹操、孙权并称群雄。
  3. 先主:指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4. 怀王:即项羽,楚汉争霸时期的杰出军事将领,后被刘邦所杀。
  5. 收夏口:指夺取荆州,即今天的湖北荆州一带,是当时的重要军事基地。
  6. 入关中:即进入函谷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7. 今古:古代和现代,这里泛指古今历史。
  8. 车书:古代对车辆和文字的泛称,这里指地域文化。
  9. 兴衰:指国家或集团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
  10. 历数:指历法和年号,这里指国家的命运。
  11. 方:正。
  12. 鸡作凤:比喻人有潜力或可能成为杰出的人物。
  13. 鹜(wù)非鸿:比喻人没有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古人的历史典故来表达他对时事的看法。
    首句“刘表知先主”,借用了刘表识破刘备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刘备的赞赏之情。刘表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能够洞察先机,识破刘备的才华和野心,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刘备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怀王识沛公”,则是指项羽识破刘邦的策略。刘邦是一个狡猾的人,他善于伪装成弱者,以此来骗取人心。而项羽则能够识破刘邦的真正目的,从而采取了正确的行动。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他对智者的赞赏之情。
    第三句“未闻收夏口”,则是借用了曹操占领荆州的故事。曹操占领荆州后,并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而是将其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刘备则在曹操的手下担任重要职务,这显示了刘备的聪明才智。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智者的赞赏之情。
    第四句“先已入关中”,则是指刘邦攻占咸阳,建立汉朝的事件。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象征着一个强大的国家的诞生。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今古车书异,兴衰历数同”则是对历史的一种感慨。古今的车书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历史的兴衰却是相同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都需要有智慧和能力去应对。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智慧和才能的赞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