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即浔南地,川原路欲芜。
老翁行乞食,稚子幼还扶。
未放开河卒,犹差守戍夫。
为农那可卜,愁我在江湖。

浔南书事

【注释】

1.偶:偶然,偶尔。

2.芜:荒芜,杂草丛生。

3.老翁:老人。行乞:讨饭。

4.稚子:幼小的儿童。幼还扶:扶着小手走。

5.河卒:水军士兵。

6.差:差遣,派遣。

7.守戍夫:守卫边疆的士兵。

8.江湖:江河湖海,泛指江湖,指隐居之地。

赏析:

《浔南书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写景抒情来抒发作者的身世感慨和对时局的关注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偶即浔南地,川原路欲芜。”意思是我偶然来到浔南这个地方,只见原野荒芜,道路荒凉,一片凄凉景象。这里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初到九江南面的景象,为后面的抒发情感做好了铺垫。

颔联“老翁行乞食,稚子幼还扶。”意思是路上有个老人在乞讨,一个小孩子牵着他的手走路,显得有些无助。这两句诗通过描写人物形象以及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的表现,进一步渲染了浔南地区的萧条和人民的困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注。

颈联“未放开河卒,犹差守戍夫。”意思是那些被派遣到这里的士兵还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他们仍然需要坚守岗位,保卫国家。这里通过描写士兵们的辛劳和坚守,进一步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为农那可卜,愁我在江湖。”意思是我现在无法预料将来的生活,只能感到忧愁,因为我还在江湖之中。这两句诗通过表达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身处江湖的矛盾心情,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与悲凉之感。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时局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