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茂修篁,翠影荫玄室。
清风入林杪,锵锵奏金石。
六逸不可招,七贤已陈迹。
感古重伤今,游魂竟何适。

【注释】

陈缉熙(1372-1455),字叔进,号玉岩。浙江德清人。景泰二年进士及第,授户部主事。后因谏帝亲征瓦剌有功,升兵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承旨。

先陇:指江西吉水县的先贤祠。

十咏:即十首诗歌。

寄心修竹:以竹子比喻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

禅林茂修篁:指竹林茂密,修长挺拔。

玄室:道家称神仙居住的地方为玄室。玄,黑色。

清风入林杪:清风轻轻吹过树梢。

锵锵奏金石:指风过竹林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就像金石乐器奏出的乐声一样。

六逸不可招:指历史上不能招揽的隐士六逸。

七贤已陈迹:指历史上著名的七位隐士已作古。

感古重伤今:感叹古时隐士的生活和遭遇,对现实深感伤悲。

游魂竟何适:指隐士死后的灵魂无处可归。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游览先贤祠时触景生情,感慨人生无常,对隐士们生前的境遇表示同情,同时表达了诗人追求高洁人格、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全诗分为四节,每节四句,前二句写景抒情,抒发感慨之情;后二句议论抒情,表达对隐士们的评价和祝愿。

首联“禅林茂修篁,翠影荫玄室。清风入林杪,锵锵奏金石。”描写了先贤祠周围茂密的竹林和清凉的风声,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其中“禅林”指的是寺庙中的树林,“玄室”指的是道家所说的神仙居住之处。这里运用了借代手法,将竹林比作修长挺拔的修竹,将风声比作优美的音乐,表现出诗人对先贤祠周围环境的赞美之情。

颔联“六逸不可招,七贤已陈迹。”引用了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六逸和七贤的名字,表示他们都已经作古,无法再与世人相见。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于隐士生活的看法。

颈联“感古重伤今,游魂竟何适。”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语。他认为隐士们虽然已经死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使得这些精神永存的人感到痛苦和无奈。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尾联“寄心修竹,愿君同此志。”则是诗人的祝愿之语。他希望那些隐居山林的隐士们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志向和信念,不被世俗所迷惑。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隐士们一样保持高洁的品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感情深沉真挚,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观念,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