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畴万顷馀,多稼垂秋成。
农人毕收穫,坐见百室盈。
比屋既足食,公家亦宽征。
孝子荐时羞,取以供粢盛。
【注释】
沃壤:肥沃的土地。西成:指丰收。万顷馀:形容土地广阔。多稼:庄稼很多、丰盛。垂秋:接近秋天。农人:农民。毕:全部,尽。收穫:收割。坐见:坐着看到。比屋:每家。既足食:即“既无饥馑”,意思是说粮食充足。公家:官府。宽征:减免赋税。孝子:孝子,指孝顺的子女。荐时羞:献上时令的食物,这里特指新麦。供粢盛:用来祭祀宗庙或先祖。此诗写丰收景象和农家生活。
【赏析】
《陈氏家谱》载陈缉熙为南安(今福建南安)人,曾官至翰林院修撰。这首七绝是他在淳熙年间任建昌军(治所在今江西南城)知州时所作。《宋史》记载:陈缉熙“在郡三年,以清节为政”。这首诗就是作者任建昌军知州期间,目睹农民丰收后的生活情景而写成的。
首句“平畴万顷馀”,描写广阔的田野;次句“多稼垂秋成”,描写庄稼已经成熟;三句“农人毕收穫”,写农民们收获了庄稼;四句“坐见百室盈”,写农家丰收后的景象;五句“比屋既足食”,写所有人家都吃饱了;六句“公家亦宽征”,写官府也减轻了征收;末句“孝子荐时羞,取以供粢盛”,写孝敬父母的儿子,将丰收后的庄稼献给祖先,用来祭祀宗庙或先祖。整首诗用词朴实,但含义却十分丰富,表达了作者对农民丰收生活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民谚和成语,如“比屋既足食”、“公家亦宽征”,等等,使诗歌更具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表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政府对农民的关怀。诗人通过描绘农民丰收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