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戍连青嶂,烟坡尽白茆。
山川原设险,蛇豕却为巢。
肃气飞霜霰,军声振鼓饶。
蠢兹如革面,未忍纵炰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
次永福 - 这是指诗歌的第二篇,也就是第一段。
野戍连青嶂,烟坡尽白茆。
野戍:指郊外的哨站或瞭望所。青嶂:青色的山峰,形容山势险峻。烟坡:指雾气笼罩的小坡或山坡。白茆(máo):一种草,这里指覆盖着茅草的斜坡。
山川原设险,蛇豕却为巢。
山川:指山脉、河流等自然地貌。蛇豕(shè zhì):古代传说中能变化成各种形状的动物,这里比喻凶猛的野兽。这里指蛇类和猪类。却:反而、竟然。为:变成。巢:筑巢的地方。
肃气飞霜霰,军声振鼓饶。
肃:严肃、清正。飞霜霰(xiàn):即“飞霜霰雨”,指雪花和冰雹。军声:军队的声音,这里指号角声。振鼓饶(yáo):鼓声响亮。
蠢兹如革面,未忍纵炰炰(páo páo)。
蠢:同“蠢”,笨拙的意思。革面:改变脸面,比喻改过自新。未忍:不忍心。纵:放纵。炰(páo)炰(páo):同“炮烹”,用火烧食物的烹饪方式。这里指烹饪。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看到边境地区的自然地貌后产生的情感。他认为山川原本就有危险,而那些凶猛的野兽竟然在这里筑巢,让人心生敬畏。但同时他也感叹这些野兽虽然凶猛,但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死相依的生存状态的无奈和担忧。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生命的深刻认识和敬畏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比山川的险峻和野兽的凶猛,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无奈和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