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飙散林樾,碧筱馀禽哢。
天净生岑迓,波澄镜湖空。
渺渺渚鸥前,渔艖夕阳送。
注释:
金飙散林樾,碧筱馀禽哢。 金风在树林中吹拂,碧绿的柳树梢上还有鸟儿的鸣声。
天净生岑迓,波澄镜湖空。 天空湛蓝,山峦倒映在湖面上,如同镜子一般清澈透明。
渺渺渚鸥前,渔艖夕阳送。 湖中小岛在远处模糊可见,夕阳下渔船摇曳着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画卷。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金飙散林樾,碧筱馀禽哢。
天净生岑迓,波澄镜湖空。
渺渺渚鸥前,渔艖夕阳送。
注释:
金飙散林樾,碧筱馀禽哢。 金风在树林中吹拂,碧绿的柳树梢上还有鸟儿的鸣声。
天净生岑迓,波澄镜湖空。 天空湛蓝,山峦倒映在湖面上,如同镜子一般清澈透明。
渺渺渚鸥前,渔艖夕阳送。 湖中小岛在远处模糊可见,夕阳下渔船摇曳着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画卷。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注释】: 梦归:梦中回到家乡。 游子思家切,终宵只梦归。 游子:离家在外的男子。思家:思念家乡。切:深切。终宵:整夜。只:只做。 觉来疑乍别,续去可重依。 觉来:醒来后。乍:忽然。别:分离。续去:继续前行。 童稚(zhì):小孩儿。童稚争牵袂(mèi),妻孥(nú)懒下机。 童稚:小孩子。争:争相。牵袂:拉着衣袖。妻孥:妻子儿女。懒:懒得。下机:放下织布的工具。 他时真到日,应诉见还非。 他时
元日雨中与乡友朱瑛留盛秀才馆 梅柳共缤纷,京华又见春。 还持新岁酒,相劝故乡人。 晓雨妨来客,寥郊绝去轮。 缘知佳节在,不敢泪沾巾。 注释: 1. 梅柳共缤纷:指梅花和柳树共同装点着春天的景象。缤纷,五彩缤纷的样子。 2. 京华又见春:京城再次迎来了春天的气息。京华,泛指京都或京城。 3. 还持新岁酒:拿着新年酿制的酒。 4. 相劝故乡人:互相劝勉、鼓励,希望彼此能度过一个美好的春节。 5.
《寻陆玘值雪就宿》是明代诗人谢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大雪天与友人共度夜话、弹琴饮酒的愉快经历。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及翻译: 诗歌原文: 迢递似山阴,无舟亦见寻。 呼儿寒贳酒,留我夜弹琴。 灯晕花初结,壶残漏欲沉。 不知门外雪,今夜几多深。 翻译: 1. 遥望远处的群山,仿佛看到了山阴的风光,即使没有船只也能看到那熟悉的风景。 2. 叫儿子去买些酒来
【注释】 腊月二十七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 次江口:停船在江边,这里指停船在渡口。次,停留。江口,渡口。 出浦望斜月:离开小溪(浦)时看斜月(月亮从东面出来)。 隔江闻棹歌:隔着江听见船上人(划船的人)唱歌。棹,划船用桨。 家从今日远:离家从今天起远了。 愁比昨宵多:比昨天晚上的忧愁更多。 乡心逐逝波:故乡的心情随着流水逝去。 野烧疑烽火:野外的烟火像烽火。 乡心逐逝波:家乡的心情随着流水逝去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梅花清入梦,夜半忽思君 - 梅花清:形容梅花的香气清新,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 入梦:指梅花的香气仿佛进入了梦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 夜半忽思君:描述的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突然想起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2. 千里窗前月,孤心江上云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但通过窗户可以看到月亮的存在。 - 窗前月:指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独自面对窗户,感受到月光的明亮和寒冷。 - 孤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久雨中春的心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到京将一月,多半雨中春。 —— 到京城已经有一个月了,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雨中度过。 2. 衣润香薰彻,囊空酒贳频。 —— 衣物因为雨水而变得潮湿,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囊中空空如也,只好买些酒来解闷。 3. 缄书佣乞米,卧雪倦干人。 —— 写信时请人帮忙寄送(书信),因为天气寒冷
以下是诗句的详细翻译和注释: 1. 诗意解读: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日山斋的孤独与寂静,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如草木凋零、秋风扫过等,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2. 译文: 寂寞无来客,柴门尽日扃。(没有人来访,我整天关上柴门) 草根吟蟋蟀,竹尾挂蜻蜓。(蟋蟀在草根上鸣叫,蜻蜓在竹子上悬停) 爽气岚侵席,秋声叶满庭。(清爽的风拂过我的席子,落叶在庭院中纷纷扬扬)
赋得江村送别送人起复荷叶暗汀洲,江村暮雨收。 钟声随棹远,渔父对人愁。 起复衣仍素,行装扇及秋。 骊驹歌欲尽,凉月在西楼。 注释: 1. 荷叶暗汀洲:荷叶覆盖的江边小洲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幽静。 2. 江村暮雨收:傍晚时分,江边的村落迎来了一场及时雨,雨势渐渐停歇。 3. 钟声随棹远:船夫摇动船桨的声音伴随着远处传来的钟声,悠扬而深远。 4. 渔父对人愁:渔父面对行人,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忧愁。 5.
秋日山斋三首 其二 草白露零砌,叶红霜满林。 初闻新雁过,知是已秋深。 译文赏析: 注释: 《秋日山斋三首》为一组诗,共三首。第一首描写了秋天里,草木萧瑟的景象;第二首则描绘了秋日里,大自然中的景物和人物活动:草木凋落、落叶满地、雁群过境,以及病起扶杖和贫居不卖琴的诗人。 注释: 秋日:秋天。 山斋:指隐居于山林之中的简陋住所。 草白露零砌,叶红霜满林:草被露水打湿后变得白嫩,树木上结满了霜花。
幽独抱微疴,淹留奈岁何。 星霜秋鬓改,风雨莫愁多。 养素甘泉石,偷生畏网罗。 年来城府里,无事倦经过。 释义:我孤身一人,带着轻微的疾病,在山中度过时光,却无法逃避年华老去的事实。岁月如流星般逝去,我的双鬓已经染上了秋天的霜痕,面对风雨交加的日子,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我渴望养生,就像甘泉中的石头一样,但又怕触犯那些复杂的关系网。近年来我在官场上忙碌奔波,现在终于有空闲时间可以休息了。 赏析
《题医士景文伟秋林读书图》 疏峰澹秋色,远水涵晴旭。 梧篁迭映蔚,蒲苇相依绿。 幽人日无事,览赏澄心目。 手持轩岐书,步入松斋读。 时闻伊吾声,浪浪出林麓。 谁能悟摄生,寡嗜恒自足。 注释: 疏峰澹秋色,远水涵晴旭:稀疏的山峰被淡淡的秋色覆盖,远处的水面反射着晴朗的阳光。 梧篁迭映蔚,蒲苇相依绿:梧桐和竹子交错排列,形成了一片蔚然的景象;蒲苇互相依偎,呈现出一片绿色的生机。 幽人日无事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五年(746)冬,当时诗人客居洛阳,与李白、杜甫等人交游。 首联写诗人在友人处饮酒归来的情景。“有客”即诗人的友人;“招暮饮”是说傍晚时朋友相邀饮酒。“值我出未归”是说诗人出门后还没有回来。“暮”、“未”二字,表明时间之迟延。诗人从“有客招暮饮”到“出未归”,表现了诗人对酒情之深和对朋友的依恋。 颔联写诗人久等不归,只好自己扫门而入。“剪烛频光辉”是说蜡烛被多次点燃
金飙初动蝉鸣歇,雨过轻凉散清樾。 注释:金秋的风刚起,知了叫声戛然而止,雨后空气变得清新凉爽。 赏析:此句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秋风拂过,知了停止叫唤,雨过之后空气变得清凉宜人。 佳士研精不下帷,惊见素商隃八月。 注释:才华横溢的人沉浸学问,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那些埋头苦读、勤奋钻研的人的赞美。他们沉浸在学问中,仿佛时间在一瞬间就过去了。 林疏几净绝纤埃
【注释】 余:我。昔:过去。在(zài)乡里:指家乡。佳树:美丽的树木,这里代指家乡的景物。接芳园:与美丽的庭院相接。芳园,泛指美好的园林。今:现在。游上国:在京城中游览。上国,指京城长安,当时称为西都。复获常讨论:又可以常常进行讨论。复,又;常,经常;讨论,谈论。当春愔散策:到了春天,心情愉悦时散散步。愔愔,形容心情愉悦的样子。当春,正当春天的时候。愔,同“音”,心情愉悦的样子。散策,散步
【注释】 1. 题庄公瑾所画春山林馆图:这是一首写画的七言绝句。题,是题词的意思,即在诗的开头标明作者的名字。春山林馆图,指一幅描绘春天山林风光的图画。 2. 画堂未昼帘高卷:画中庭院,还未到白天,帘子已经高高地卷起来了。 3. 佳树欣荣春意远:好的树木欣欣向荣,春天的气息远远地弥漫开来。 4. 弄晴天气雨霏霏:晴朗的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 5. 阴寒风剪剪:天气阴冷,寒风阵阵吹来。 6.
诗句原文: 春云作阴知几日,春雨连朝疏更密。 浦树含滋山气昏,杜若生香溪水溢。 霜微润物听无声,霡霂如膏似有情。 多处人家逾冷节,几株榆柳变清明。 注释: - 春云作阴:春天的细雨使得天空显得阴沉,仿佛云层厚重。 - 春雨连朝疏更密:连续几天的春雨,时而稀疏时而密集。 - 浦树含滋山气昏:雨后,浦上树木散发出的清新气息让整个山间都显得朦胧。 - 杜若生香溪水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