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归心促,黄昏尚在途。
溪声随棹远,月色照人孤。
不寂怜舟子,催眠笑仆夫。
毗陵过夜半,城上己啼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全诗如下:
岁晚归心促,黄昏尚在途。
溪声随棹远,月色照人孤。
不寂怜舟子,催眠笑仆夫。
毗陵过夜半,城上己啼乌。
注释:
- 岁晚归心促:岁月已晚,归乡的心情变得迫切。
- 黄昏尚在途:黄昏时分,旅途中天色尚早未黑。
- 溪声随棹远:随着船只前行,溪水的声音也渐渐变得遥远。
- 月色照人孤: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显得格外孤单。
- 不寂怜舟子:夜晚的宁静中,对船上的船夫表示同情与怜悯。
- 催眠笑仆夫:船夫在夜晚工作时可能会感到疲倦,诗人对他们的辛苦工作表示理解并给予了慰藉。
- 毗陵过夜半:毗陵(今江苏常州)已经过了半夜,诗人正在那里度过夜晚。
- 城上己啼乌:城墙上已经可以听到乌鸦开始叫唤。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对他人的同情。首句“岁晚归心促”即点明了时间背景,是一年将尽的时候,诗人急于回家。第二句“黄昏尚在途”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景象,夕阳西下,但旅途尚未结束。第三句“溪声随棹远”通过声音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第四句“月色照人孤”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孤独的感觉油然而生。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转而关注他人。“不寂怜舟子”,在寂静的夜晚里,对船上的船夫表示出同情和关怀。“催眠笑仆夫”则展现了诗人对船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认为他们的辛苦值得安慰和放松。最后两句“毗陵过夜半,城上己啼乌”则从时间的角度来渲染气氛,毗陵(今江苏常州)的夜已经深沉,而城内的乌鸦也开始鸣叫,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思所感,以及对他人的深切关怀。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声音的细腻描绘,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