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风吹雨散还散,四月轻寒正麦秋。
梅子已黄蚕已熟,满村桑柘叫钩辀。
【注释】
细风吹雨散还散:风细雨细,随风飘洒。梅子黄熟,蚕已成熟,桑柘树丛中鸟儿鸣叫。
【赏析】
此诗写四月时节农村景色。首句写风细雨细;次句写时值四月,天气正寒,麦收未成,仍像秋天一般;三句写梅子黄熟,蚕已老熟;四句写村中桑树上的鸟鸣声,是桑叶已长,养蚕已成。全诗写景细腻、生动。
细风吹雨散还散,四月轻寒正麦秋。
梅子已黄蚕已熟,满村桑柘叫钩辀。
【注释】
细风吹雨散还散:风细雨细,随风飘洒。梅子黄熟,蚕已成熟,桑柘树丛中鸟儿鸣叫。
【赏析】
此诗写四月时节农村景色。首句写风细雨细;次句写时值四月,天气正寒,麦收未成,仍像秋天一般;三句写梅子黄熟,蚕已老熟;四句写村中桑树上的鸟鸣声,是桑叶已长,养蚕已成。全诗写景细腻、生动。
【译文】 在丹阳道中,我停留了两日,十年来一直在外漂泊。如今我已年老体衰,前途渺茫,人生如飘零之叶易逝。山川草木,人事变迁,旧迹已不可追。花儿鸟儿也似懂得人世的沧桑。趁我还年轻,趁东海未干,借船渡海,摆脱尘世羁绊。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出使东都时所作,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诗人以旅途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时光流逝、世态炎凉等的感慨。
【注释】 1. 行色春增艳:春天的景色使出行的人更加艳丽。 2. 离心路与岐:离别之时,道路分岔。 3. 雨:细雨,绵绵不绝。 4. 芜草:野草。 5. 来燕:归来的燕子。 6. 交社:聚会。 7. 分蚕:养蚕。 8. 正及时:正好是时候。 9. 到家新酿熟:家中有新酿的酒。 10. 花下有尊移:在鲜花下斟酒赏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愁别绪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华镇移金齿,清标想玉颜。 - 解释: 华镇(地名)迁移到金齿,清标(指人的品质或形象)让人联想到玉般的面容。 - 注释: “华镇”可能指的是某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名,这里用来借代一个地方。“金齿”可能是指金齿国的都城,一个富有的地方。而“清标”则形容人的高洁品质或美丽容颜。 - 赏析: 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对方高尚品质的赞赏,同时寄托了深厚的情感。 2.
废庙 江南多庙宇,处处倚山开。 香火村翁主,松杉野鹤来。 土墙支段木,石磴上青苔。 鼓吹斜阳里,人家赛社回。 注释: 1. 江南多庙宇,处处倚山开:江南地区的寺庙很多,每个寺庙都依山而建。 2. 香火村翁主,松杉野鹤来:庙里的僧人负责烧香拜佛,松树和杉树的鸟儿也会飞来。 3. 土墙支段木,石磴上青苔:庙里的墙壁是用泥土做的,上面铺着一段段木头;石梯上长满了青苔。 4. 鼓吹斜阳里,人家赛社回
枕簟浑无暑,园林占蚤秋。 荷风晚池静,槐雨夜堂幽。 药裹依频简,书签散不收。 虬髯先着雪,今巳渐侵头。 注释: 1. 枕簟:枕头和席子。浑无暑:全然没有暑热的感觉。 2. 园林:《楚辞·九歌》中有“沅有芷兮澧有兰”,这里泛指庭院。 3. 占:占据,占有。蚤秋:早春时节。 4. 荷风:荷花的风。晚池:傍晚时分的池塘。 5. 槐雨:槐树的雨。夜堂:夜晚的厅堂。 6. 药裹:包裹着药物的袋子。依:依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一次散步时,看到傍晚时分的景色,有感而发所写。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伐斧鸣前崦,巡金响近村。 - “伐斧”:指的是砍柴的动作。 - “鸣前崦”:声音传到了前面的山坳。 - “巡金”:这里可能是用“巡行”的谐音或意象来描述声音传播的样子。 - “近村”:接近村庄的地方。 2. 西风摧木叶,落日下柴门。 - “西风”:秋风。 - “摧木叶”:指秋风吹过
【注释】 苎(zhú):用苎麻纺织的细布。理:整理。黄紬(chóu):黄色生丝布。月华:月光。云掩镜:云遮掩着镜子,指月亮在云里,看不见了。渠:他。石绣:石头上生长的苔藓,形容苔藓密布。招寻:邀请、召唤。 【赏析】 晚春时雨绵绵,作者闲居无事,遂作此诗以自遣。 起句“白苎辞新服”,写自己辞别了新衣,换上了白苎。“白苎”是淡青色的细布,质地柔软而洁白,这里代指自己的素朴的生活
【注释】 刘穆之:东晋大臣,曾任南康太守。萃芳亭: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岸,为东晋时期刘穆之所建。 倚石厌花气,漱泉怜水香:靠着石头(欣赏)花儿的香气,漱口(欣赏)泉水的清香。厌:通“餍”,满足。怜:爱怜。 欲留红日下,先占绿阴凉:想留在红日的余辉下,就先占有那片绿色的荫凉。占:占取。 客醉沾席,官贫书满床:客人喝醉了酒,沾湿了坐席;我官小职卑,家中书籍多到床上堆满了。沾:沾湿。 老便寻乐境
解析 诗句释义: 1. 金屋人堪贮 - 这里比喻徐子仁如同珍宝般珍贵,能被妥善收藏。"金屋"通常指代富裕或高贵的人,而"可贮"则意味着能够妥善地收藏、保护。 2. 银灯客竞豪 - "银灯"可能指的是夜晚的灯光,这里用来形容徐子仁在宴会上显得格外耀眼和引人注目。"客竞豪"表达了宾客之间为了显摆而相互竞争的场景。 3. 舞轻帘外柳 - 通过描绘轻舞的柳枝,诗人表达了宴会中舞蹈轻盈、欢快的氛围
这首诗描述了朱永年游览金山寺的情景。首句“君上金山寺”,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第二句“还吟张祐诗”,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接下来的四句则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 “空门无俗境,人世有闲时”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佛门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芭蕉:芭蕉,一种植物。 南园:南方的花园。 蕉长绿云深:指芭蕉叶长而茂盛,像绿色的云朵一样覆盖着整个花园。 覆地重重十丈阴:形容芭蕉叶覆盖地面,浓绿如盖,遮天蔽日。 独自行吟还坐咏:形容诗人独自行走或坐着,沉浸在对芭蕉的吟咏之中。 不知凉思满秋襟: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感到凉爽时的感慨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南园芭蕉画卷
译文 花朝日雪用韩子春雪诗韵等待时机的征兆叶咎,时稔问占谣。 北湿留终驳,南荣积遽销。 歌莺迟骋舌,舞蝶避争腰。 玉碎偏依树,绵飞不恋条。 湿轻茅护宇,泥薄路通桥。 水鸟来仍去,风帘定复摇。 痴情矜麦岁,恣态妒花朝。 传杏前村遍,随梅迥野飘。 瓮融俄彻璧,逵涣即藏绡。 当令东皇在,严威未用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季节变迁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等生物的变化
赠乔县簿乃弟白岩宗伯席上得兄字文史承家学,冠裳继世英。 壮年方识面,少日已知名。 气岸平山峻,风神晋水清。 昂藏鹍独舞,奋迅鹄高横。 译文: 我的弟弟才华出众,学识渊博,他继承家学,成为我们家族的骄傲。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受职初分歙,催储暂过京。 捧邮频速驿,劝稼复观耕。 译文: 我刚被任命为乔县的簿尉,哥哥已经暂时离开了京都。我负责处理公文信件,频繁地送信递奏
【注释】 1.芜城: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寿县。这里以“芜”指代寿春。 2.杨柳万株:形容柳树很多; 3.槐:指槐树。 4.斜日:夕阳。 5.长淮:指淮河。 6.冻未开:冰冻未解。 7.竹里:竹林的深处。 寻不见:找不到。 8.暗香:隐隐约约的香气。 9.飞过小桥来:飘落到小桥上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芜城道中看到的景象。首句写柳、槐之盛,次句写淮河之寒,三句写竹里的梅花之少
注释: 闻雁:听说鸿雁南飞。 枕断烟波晓梦馀,雁声悲切过匡庐。枕着断续的烟雾,清晨的梦境还未完全消散,听到鸿雁悲切的鸣叫声从匡庐那边传来。 离人久望平安字,何事江东不寄书。离别的人长时间地盼望着平安的信件,为什么江东这边没有寄出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思妇盼归的诗。诗人运用了“闻雁”这一典故,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枕断烟波晓梦馀”,以梦醒后的情景为背景
诗句释义 1. 貂蝉家世旧王孙 - 注释:貂蝉,古代美女,以美貌著称。王孙,即王室后裔,这里指邓姓世家的子弟。 -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主人公与邓姓家族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不仅是这个家族的一员,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 西指濠梁是故园 - 注释:西指,向西望去。濠梁,指的是濠州(今安徽凤阳)的梁上。故园,故乡。 - 赏析:通过“西指濠梁”这一动作,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