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色迷浦沙,蘋香静湘水。
幽思怀骚人,微音动哀徵。
【注释】树色:指树叶的颜色。迷浦:迷于水边。蘋香:蘋,一种水生植物,其花有香味。湘水:即湘江,发源于湖南省,经广西流入洞庭湖。骚人:古代楚国屈原自称。哀徵:悲哀的乐曲。
【赏析】
此为送友人之诗。首联写远别之情;颔联写对友人怀想之情;颈联写怀思之意;尾联写怀念之情。全诗情深意重,意境清幽,是一首抒情佳作。
树色迷浦沙,蘋香静湘水。
幽思怀骚人,微音动哀徵。
【注释】树色:指树叶的颜色。迷浦:迷于水边。蘋香:蘋,一种水生植物,其花有香味。湘水:即湘江,发源于湖南省,经广西流入洞庭湖。骚人:古代楚国屈原自称。哀徵:悲哀的乐曲。
【赏析】
此为送友人之诗。首联写远别之情;颔联写对友人怀想之情;颈联写怀思之意;尾联写怀念之情。全诗情深意重,意境清幽,是一首抒情佳作。
【译文】 在丹阳道中,我停留了两日,十年来一直在外漂泊。如今我已年老体衰,前途渺茫,人生如飘零之叶易逝。山川草木,人事变迁,旧迹已不可追。花儿鸟儿也似懂得人世的沧桑。趁我还年轻,趁东海未干,借船渡海,摆脱尘世羁绊。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出使东都时所作,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诗人以旅途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时光流逝、世态炎凉等的感慨。
【注释】 1. 行色春增艳:春天的景色使出行的人更加艳丽。 2. 离心路与岐:离别之时,道路分岔。 3. 雨:细雨,绵绵不绝。 4. 芜草:野草。 5. 来燕:归来的燕子。 6. 交社:聚会。 7. 分蚕:养蚕。 8. 正及时:正好是时候。 9. 到家新酿熟:家中有新酿的酒。 10. 花下有尊移:在鲜花下斟酒赏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愁别绪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华镇移金齿,清标想玉颜。 - 解释: 华镇(地名)迁移到金齿,清标(指人的品质或形象)让人联想到玉般的面容。 - 注释: “华镇”可能指的是某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名,这里用来借代一个地方。“金齿”可能是指金齿国的都城,一个富有的地方。而“清标”则形容人的高洁品质或美丽容颜。 - 赏析: 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对方高尚品质的赞赏,同时寄托了深厚的情感。 2.
废庙 江南多庙宇,处处倚山开。 香火村翁主,松杉野鹤来。 土墙支段木,石磴上青苔。 鼓吹斜阳里,人家赛社回。 注释: 1. 江南多庙宇,处处倚山开:江南地区的寺庙很多,每个寺庙都依山而建。 2. 香火村翁主,松杉野鹤来:庙里的僧人负责烧香拜佛,松树和杉树的鸟儿也会飞来。 3. 土墙支段木,石磴上青苔:庙里的墙壁是用泥土做的,上面铺着一段段木头;石梯上长满了青苔。 4. 鼓吹斜阳里,人家赛社回
枕簟浑无暑,园林占蚤秋。 荷风晚池静,槐雨夜堂幽。 药裹依频简,书签散不收。 虬髯先着雪,今巳渐侵头。 注释: 1. 枕簟:枕头和席子。浑无暑:全然没有暑热的感觉。 2. 园林:《楚辞·九歌》中有“沅有芷兮澧有兰”,这里泛指庭院。 3. 占:占据,占有。蚤秋:早春时节。 4. 荷风:荷花的风。晚池:傍晚时分的池塘。 5. 槐雨:槐树的雨。夜堂:夜晚的厅堂。 6. 药裹:包裹着药物的袋子。依:依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一次散步时,看到傍晚时分的景色,有感而发所写。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伐斧鸣前崦,巡金响近村。 - “伐斧”:指的是砍柴的动作。 - “鸣前崦”:声音传到了前面的山坳。 - “巡金”:这里可能是用“巡行”的谐音或意象来描述声音传播的样子。 - “近村”:接近村庄的地方。 2. 西风摧木叶,落日下柴门。 - “西风”:秋风。 - “摧木叶”:指秋风吹过
【注释】 苎(zhú):用苎麻纺织的细布。理:整理。黄紬(chóu):黄色生丝布。月华:月光。云掩镜:云遮掩着镜子,指月亮在云里,看不见了。渠:他。石绣:石头上生长的苔藓,形容苔藓密布。招寻:邀请、召唤。 【赏析】 晚春时雨绵绵,作者闲居无事,遂作此诗以自遣。 起句“白苎辞新服”,写自己辞别了新衣,换上了白苎。“白苎”是淡青色的细布,质地柔软而洁白,这里代指自己的素朴的生活
【注释】 刘穆之:东晋大臣,曾任南康太守。萃芳亭: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岸,为东晋时期刘穆之所建。 倚石厌花气,漱泉怜水香:靠着石头(欣赏)花儿的香气,漱口(欣赏)泉水的清香。厌:通“餍”,满足。怜:爱怜。 欲留红日下,先占绿阴凉:想留在红日的余辉下,就先占有那片绿色的荫凉。占:占取。 客醉沾席,官贫书满床:客人喝醉了酒,沾湿了坐席;我官小职卑,家中书籍多到床上堆满了。沾:沾湿。 老便寻乐境
解析 诗句释义: 1. 金屋人堪贮 - 这里比喻徐子仁如同珍宝般珍贵,能被妥善收藏。"金屋"通常指代富裕或高贵的人,而"可贮"则意味着能够妥善地收藏、保护。 2. 银灯客竞豪 - "银灯"可能指的是夜晚的灯光,这里用来形容徐子仁在宴会上显得格外耀眼和引人注目。"客竞豪"表达了宾客之间为了显摆而相互竞争的场景。 3. 舞轻帘外柳 - 通过描绘轻舞的柳枝,诗人表达了宴会中舞蹈轻盈、欢快的氛围
这首诗描述了朱永年游览金山寺的情景。首句“君上金山寺”,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第二句“还吟张祐诗”,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接下来的四句则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 “空门无俗境,人世有闲时”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佛门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注释: 远望碧鸡山,金马障其左。 乡心不可羁,梦里芙蓉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怀念。第一句“远望碧鸡山,金马障其左”,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远远地望着碧鸡山,而金马则挡住了山的左边。这里的“碧鸡山”和“金马”都是云南的地名,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第二句“乡心不可羁,梦里芙蓉朵”,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他无法忍受这种情感的束缚,只能通过梦境来缓解。第三句“遥知楚王恨
【注释】 送戈用周回滇五绝句 其五:此诗为送友人之辞,以马援自比,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 含悲吊屈平:悲伤地悼念屈原。屈平,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壮心怀马援:胸怀壮志,像东汉初年名将马援那样,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香芷生沧洲:芳香的芷草生长在沧海之上。沧洲,指大海。 铜柱倚荒甸:铜柱矗立于荒远之地。荒甸,边远荒凉的地区。 【赏析】 《送戈用周回滇五绝句》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他的一位朋友
璚瑶洲畔拾芙蓉,玉女青童两队从。 明月一江天似水,夜凉骑鹤下西峰。 注释:璚瑶洲:即瑶池,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芙蓉:荷花的别称。玉女和青童:指仙女和童子,这里用来形容月光。两股清风吹拂着荷塘。明月照耀下的江面像一片流水,夜色清凉让人感觉如临仙境,我骑着仙鹤向西边的高峰飞去。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诗人在梦中漫步于梦幻般的瑶池之畔,欣赏着盛开的荷花和陪伴左右的仙女与童子
诗句原文: 江水从西来,是君归去路。 相思逐水波,日夜向东注。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歌内容: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水和流水中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戈用周归途的深情厚谊。诗中“江水从西来”暗示了归程的方向,而“相思逐水波,日夜向东注”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 2. 语言特点:谢承举的语言平实却富有韵味,如“江水从西来”和“是君归去路”简洁明了地交代了场景和人物行动
诗句原文: 送君出南郭,江城春正明。 重烟暗花柳,何处滇南程。 接下来是译文及赏析: 译文: 我送你走出南边的城郭,江边的春天正是明亮的时候。重重烟雾遮蔽了花柳,不知你要前往何处的云南南方。 赏析: 《送戈用周回滇五绝句其一》是明代诗人谢承举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通过描绘江城的春天和重烟中的花柳,以及作者对友人即将前往云南南部行程的关切,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祝愿。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注释:月落江面仿佛要吞噬江水,但风已停止,波涛不扬,江水依然平静。我高枕于天幕之上,习惯与鸥鸟一同入梦。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江景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静谧、和谐的画面。首句“月堕江欲吞”,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月亮拟人化,仿佛要吞噬江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洒满江面的美景。次句“风停波不动”,进一步突出了江水的宁静和稳定,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三、四两句“高眠天作帏,惯与鸥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