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天多雨意,霞起众山光。
日月躔阳道,雷霆伏大荒。
跃渊无黑蜧,在牧有夷羊。
万室俱如燬,何人尚闵尪。

【注释】

次韵和石末公旱天多雨意五首其二:

旱天(干旱的天气):指久旱不雨,天气干燥。旱天多雨:指久旱之后出现降雨。

霞起众山光:形容雨后,阳光透过云层,照在群山之上,使山峰显得格外明亮。霞起,即云霞升起。

日月躔阳道:指太阳、月亮运行于天空的轨道上。躔,古代称太阳、月亮在天空中运行为“躔”。

雷霆伏大荒:雷鸣电闪,震撼大地。伏,隐藏、潜伏。这里指雷声隆隆,电光闪烁,震撼着大地。

跃渊无黑蜧(wěi xiān): 跃出深渊,没有黑色的蚯蚓。比喻雨水从地面涌出,滋润万物。

在牧有夷羊:指在田野放牧,有肥美的羊羔。在,指在田野。牧,指放牧。

万室俱如燬(huǐ):所有的房屋都被毁坏。万室,泛指所有房屋。燬,毁坏。

何人尚闵尪(wēn):还有谁可怜那些瘦弱的人呢?悯,怜悯,同情。

【赏析】

此诗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令。诗人通过描写雨后的自然景象,表达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

首句“旱天多雨意”,直接点明诗题,表达了久旱之后出现的降雨现象。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雨后的美丽景色:“霞起众山光,日月躔阳道,雷霆伏大荒。”这些诗句生动地勾勒出了雨后的壮丽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之中。

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上,而是进一步将目光投向了人间。“跃渊无黑蜧,在牧有夷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汗水洒落在地上,形成了一条条蜿蜒流淌的小溪。而那些肥美的羊羔则在田野上悠闲地啃食着青草,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最后一句“万室俱如燬,何人尚闵尪”,则是诗人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他感叹道,尽管人们已经享受到了雨水带来的滋润,但是还有许多贫困的家庭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瘦弱的身影在雨后的世界里显得尤为凄凉,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