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凿青龙铁胜坚,鸡窗磨洗未能穿。
孟尝行化珠皆返,赵使归来璧尚全。
小技可堪封即墨,大书留与勒燕然。
须知物自还元主,耻作迂儒种字田。

这首诗的注释和赏析如下:

  1. 诗句释义
  • “复毛总兵大砚”:指代一位名叫复毛的总兵,他的名号为“大砚”。
  • “石凿青龙铁胜坚”:形容石砚坚固如铁。青龙,可能指的是石砚雕刻成的龙形图案。
  • “鸡窗磨洗未能穿”:意指用鸡窗下的小石砚磨墨,但始终无法磨出墨水穿透纸面。
  • “孟尝行化珠皆返,赵使归来璧尚全”:引用历史故事,孟尝君(战国时期齐国大臣)曾将珍珠归还给失主,赵使(赵国使者)归来时带回完好的璧玉。
  • “小技可堪封即墨,大书留与勒燕然”:小技艺可以封赏即墨,大手笔留给燕然山刻铭。
  • “须知物自还元主,耻作迂儒种字田”:知道万物都自有其归处,不应当执着于文字或书法的形式。
  1. 译文
  • 石砚像龙一般坚硬,鸡窗磨墨始终不能磨透。
  • 如同孟尝君归还珍珠般,赵使归来带璧玉完好。
  • 小技艺可封即墨,大手笔留给燕然山刻铭。
  • 知晓万物都有归宿,不应当执着于文字或书法的形式。
  1. 赏析
  • 此诗通过描述石砚的坚韧、磨墨的情景,以及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对技艺、学问与实际应用关系的深刻见解。
  • 诗中“小技可堪封即墨,大书留与勒燕然”两句,展现了作者对技艺精湛与文化成就并重的理念,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实用与艺术价值的追求。
  • 结尾“须知物自还元主,耻作迂儒学字田”,则是作者对于文人精神的一种反思,指出不应沉溺于无谓的文字与学术追求,而应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实际行动。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也透露了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