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光郁初霁,野航恰受客。
天空断雁哀,水落寒沙积。
绝峡响飞泉,飘飖疋练白。
凉叶不禁霜,枫林还槭槭。
辍棹湖之阴,突兀见瑶碧。
恍疑太始雪,拔地起百尺。
登眺极人目,了了晰阡陌。
胡为水穷处,乃有此奇石。
昔闻避地者,于焉卜其宅。
爱兹云木秀,重以岩潭僻。
靡旦匪兰桡,或时仍柘屐。
遗咏蚀苔纹,风流已陈迹。
高躅杳难攀,我来徒惋惜。
商飙增暮寒,旨酒若为适。
兴尽鼓柁归,沧浪黯将夕。
【注释】
晚泛萧湖寻宋人虞仲房石壁 :傍晚,泛舟于萧湖寻找宋朝人的遗迹。
川光郁初霁,野航恰受客 :水面上的阳光(川光)被刚刚晴朗的天气所掩盖(郁),小船正好可以容纳客人。
天空断雁哀,水落寒沙积 :空中传来了大雁的哀鸣声(天空断雁哀),水涨后露出了沙滩上堆积的石头(水落寒沙积)。
绝峡响飞泉,飘飖疋练白 :峡谷深处传出了泉水飞溅的声音,飞瀑如匹练般洁白。
凉叶不禁霜,枫林还槭槭 :树叶在寒冷的秋风中瑟缩着(凉叶不禁霜),枫树林中仍一片片地摇曳着红色(枫林还槭槭)。
辍棹湖之阴,突兀见瑶碧 :我停下船来,在湖边看到了美丽的山峰,它们就像突然耸立起来一样(突兀见瑶碧)。
恍疑太始雪,拔地起百尺 :山峰好像从远古以来就存在,高得直插云霄(恍疑太始雪,拔地起百尺)。
登眺极人目,了了晰阡陌 :登上山巅,眺望远方,清晰地看到了田野的道路(登眺极人目,了了晰阡陌)。
胡为水穷处,乃有此奇石 :为什么在这水的尽头会有这样奇特的岩石?
昔闻避地者,于焉卜其宅 :以前听说过逃避战乱的人在这里建造家园。
爱兹云木秀,重以岩潭僻 :喜欢这里云雾缭绕、树木茂盛的美景,又因为这里远离尘嚣而感到舒适。
靡旦匪兰桡,或时仍柘屐 :清晨,不一会儿时间,我就会乘坐兰花做的船桨划水(靡旦匪兰桡,或时仍柘屐)。
遗咏蚀苔纹,风流已陈迹 :留下的歌声和足迹已经模糊不清,成为了过去的记忆(遗咏蚀苔纹,风流已陈迹)。
高躅杳难攀,我来徒惋惜 :高大的山峰难以攀登,我只能在这里感叹不已。
商飙增暮寒,旨酒若为适 :商风带来了暮色中的寒意(商飙增暮寒),在这样的环境下,喝上一杯好酒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兴尽鼓柁归,沧浪黯将夕 :兴致勃勃地驾驶着船桨返回(兴尽鼓柁归),夕阳西下时分,水面上泛起了波光(沧浪黯将夕)。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全诗描写的是一次泛舟于萧湖追寻古迹的经历,通过对萧湖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怀想及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首联“川光郁初霁,野航恰受客”写诗人在萧湖泛舟时看到的景色。“川光”,即湖水映衬下的天空。“霁”,即雨后天晴。“野航”,指小舟。“郁”,指浓密。“初霁”,即刚开始放晴。“恰受客”,意思是船正好可以容纳客人。诗人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自己泛舟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不忘与朋友共度时光的快乐心情。
颔联“天空断雁哀,水落寒沙积”进一步描写了萧湖的自然风貌。“断雁哀”,形容天空中大雁南飞的场景。“寒沙积”,形容河水水位下降,河床上露出的泥沙。这句诗既写出了萧湖周围的环境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萧湖周围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颈联“绝峡响飞泉,飘飖疋练白”则具体描绘了萧湖周围的景色。“绝峡”,即陡峭的峡谷;“响飞泉”,指峡谷中泉水奔腾的声音;“飘飖”,形容流水在空中舞动的样子;“疋练”,形容水花像白色的绢帛一样飘散开来。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出萧湖的壮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尾联“凉叶不禁霜,枫林还槭槭”则是诗人对萧湖周边自然环境的具体描述。“凉叶”,指秋天的树叶;“不禁霜”,意味着树叶在秋风吹拂下变得瑟瑟作响;“枫林还槭槭”,形容枫树林里树叶摇曳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萧湖周围的季节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诗中多次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通过对萧湖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萧湖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