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数百里,贸贸靡所届。
回上四盘坡,我马痡以惫。
千峰绕翠屏,惊见玉龙挂。
烂如白芙蓉,横耸青天外。
斜日正照耀,银宫起光怪。
皓质亘四时,千秋复万代。
元鹤不敢栖,路草绿映带。
永怀面壁踪,结想香林界。
坐令俗骨清,顿觉神情快。
安得驭泠风,凌虚饮沆瀣。
【注释】
贸贸靡所届(贸贸:往来不停的样子。靡:无。届:至。)——形容山势高峻,使人望而生畏。回上四盘坡:回上,指往回走。四盘,指险要的地势。
痡(bó)以惫(bèi):痡,通“疲”,疲惫。以,因为。惫,困倦。
千峰绕翠屏:翠屏,绿色的屏障。形容山峰连绵不断,如同绿屏风一般。
玉龙挂:比喻山峰如玉龙般弯曲蜿蜒。
烂如白芙蓉:烂,烂漫、繁茂。白芙蓉,莲花。
横耸青天外: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直插蓝天之上。
银宫起光怪:银宫,指月光照耀下的山峰,光彩夺目。光怪,指奇异的光芒和形状。
皓质亘(gén)四时:皓质,洁白的质地,这里指山峰。亘:横贯,贯穿。四时,四季。
千秋复万代:千秋,千年;万代,万年。指山峰历经千年万年仍屹立不倒。
元鹤不敢栖:元鹤,传说中的仙鹤。传说这种鹤能飞升而去。
路草绿映带:路草,路边的野草。绿映带,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永怀面壁踪:永怀,永远怀念。面壁,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即面朝墙壁打坐修行。
香林界:香林,佛教中的净土,指清净无暇的佛教世界。界,境界。
结想香林界:结想,联想或设想。香林界,指自己心中向往的清净佛土。
坐令俗骨清:坐令,使……得以。俗骨,世俗之心。清,清净、纯净。
顿觉神情快:顿觉,顿时感觉。神情快,心情愉悦。
安得驭泠风:安得,如何能够。泠风,清凉的风。驭,驾驭。
凌虚饮沆瀣:凌虚,飘浮在高空。饮沆瀣,饮用甘露之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雪山景色的诗歌。全诗通过描绘高山、碧松和奇花异草等自然景物,以及诗人对它们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第一句“山行数百里”,描绘了诗人跋涉在高山之间的场景,表现了他对未知旅途的期待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第二句“贸贸靡所届”,进一步强调了山路艰险难走的意境。第三句“回上四盘坡”,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艰难险阻中的坚韧毅力。第四句“我马痡以惫”,则揭示了诗人因劳累而感到身心俱疲的困境。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困难,诗人却依然保持着坚定的意志和勇气,继续前行。
第五至七句“千峰绕翠屏,惊见玉龙挂;烂如白芙蓉,横耸青天外;斜日正照耀,银宫起光怪;皓质亘四时,千秋复万代。”则是对雪山美景的生动描绘。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山峰、碧树、奇花异草等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壮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八句“元鹤不敢栖”,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渴望得到心灵的慰藉与陪伴,却又无法找到合适的伴侣。第九句“路草绿映带”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在欣赏这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第十句“永怀面壁踪,结想香林界”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第十一句“坐令俗骨清”,则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他虽然追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但同时也面临着世俗的压力和束缚。
最后一句“安得驭泠风,凌虚饮沆瀣”则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他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纷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过上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雪山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心灵感悟的深入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