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山下三桥水,地僻塘回苍树遮。
懒读亦生书带草,无忧不种鹿葱花。
光争日月惟诗卷,暗犯星河有钓槎。
麦饭布袍堪自寄,百年未了此生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常识积累,即可判断出答案。
“自述”:即作者自己诉说。
首联:“九江山下三桥水”:在九江山下,三座石桥下有清流缓缓流淌。“地僻塘回苍树遮”:因为地势偏僻,池塘环绕,苍翠的树木遮住了视线。
颔联:“懒读亦生书带草”“无忧不种鹿葱花”:我懒得读书时也会像书卷上缠绕的青草一样悠闲自在,即使没有忧虑,也不会像那山野间随意生长的鹿葱花般随意生长。“懒”与“亦”,“亦生”与“无忧”,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而“书带草”“无忧”,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颈联:“光争日月惟诗卷”“暗犯星河有钓槎”:只有诗卷能与日光争辉,钓槎(qiá)能在夜空中划出一条银河。诗人以“争”、“犯”等动词,将诗卷和钓槎拟人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卷与钓槎的风采,也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热爱。
尾联:“麦饭布袍堪自寄,百年未了此生涯。”:我吃麦饭穿布衣,这些简陋的行囊足以自给。尽管我的一生很长长久久没有结束。尾联是说:生活虽然简朴,但内心却是充实的。“麦饭布袍”,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品格。
【答案】
自述
九江山下三桥水,地僻塘回苍树遮。
懒读亦生书带草,无忧不种鹿葱花。
光争日月惟诗卷,暗犯星河有钓槎。
麦饭布袍堪自寄,百年未了此生涯。
译文:
九江山下有三座石桥,流水潺潺。由于地处偏僻,池塘环绕,苍翠的树木遮住了视线。
我懒得读书时也会像书卷上的青草一样悠闲自在,即使没有忧患,也不会像那山野间随意生长的鹿葱花般随意生长。
只有诗卷能与日光争辉,钓槎能在夜空中划出一条银河。诗人以“争”、“犯”等动词,将诗卷和钓槎拟人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卷与钓槎的风采,也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热爱。
我吃麦饭穿布衣,这些简陋的行囊足以自给,尽管我的一生很长长久久没有结束。尾联是说:生活虽然简朴,但内心却是充实的。“麦饭布袍”,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