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台突兀树摧残,此日登临自鹖冠。
哀角暮从风外断,荒山愁动雪中看。
关河渺渺行人远,吴楚苍苍落木寒。
醉倚南楼望江北,片帆何处是长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郁孤台时,触景生情,感伤身世而作的。全诗八句,前四句写登郁孤台所见之景;后四句写登郁孤台所感之情。诗中运用典故,抒发诗人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同时表现出诗人旷达豪放的性格。

“孤台突兀树摧残”,起二句点题。孤台突兀,突出其高耸入云的特点;“树摧残”,则见其苍劲挺拔。这两句以工笔勾勒出郁孤台的巍峨雄壮之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首联紧扣题目,为下文蓄势。

“哀角暮从风外断”,此句紧承上句而来。诗人登上郁孤台之际,正是黄昏时分,夕阳斜照,残阳如血。此时传来一声哀鸣的号角声,在风中远去,令人怅惘不已。这一细节描写,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此刻的孤独与苦闷。

“哀角”二字,既点出了诗人此刻的心情,又暗含了他对朝廷的失望与无奈。诗人身处乱世之中,本应奋发报国,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比的失望与痛苦。这种心境,使得诗人对朝廷的种种做法产生了深深的反感与不满。

“荒山愁动雪中看”,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此刻的心境。面对荒凉的山野,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年在此赏雪的情景。那时的他,意气风发,满怀豪情,如今却已变得如此憔悴不堪。这巨大的反差使得诗人更加痛心疾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

“关河渺渺行人远”,此句再次点题。关河是指古代边防要地——长城,它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诗人用“渺渺”来形容关河的距离,既表现出了边疆的遥远和辽远,又暗示了国家的现状和形势的严峻。而“行人远”则表明朝廷中的权贵们都纷纷远离京城,躲避战乱。这里的“远”字,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更暗含了时间上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吴楚苍苍落木寒”,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此刻的心境。吴楚是指吴越地区和楚国一带,它们都是诗人心中的故乡。而“苍苍”则形容树叶繁茂的景象,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郁与不安。而“落木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寒冷和时光的无情。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凄凉而美丽的画卷,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醉倚南楼望江北”,此句承接上句而来。诗人在醉酒之后,独自倚靠着南楼眺望着远方的江南。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无助与无奈,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然而,此时的他已经无法回到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去了。

“片帆何处是长安”,尾联紧承上句而来。长安是诗人心中的圣地,也是他日夜向往的地方。然而现在,却只能遥望着一片片飘荡在空中的船帆,询问它们究竟通向何方?这里的“何处是长安”既是对现实无奈的感叹,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与憧憬。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登郁孤台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表达了诗人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了他的旷达豪放的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