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不是悠悠者,肥遁当年在荒野。
墓田灵芝出九茎,瑞应从天岂云假。
传家旧富五车书,贤郎蚤蹑青云衢。
闾门驷马当汉盛,高山深谷非秦馀。
白发萧萧老弥壮,木假三峰俨相向。
芝茎移置中峰前,旭日光生画堂上。
新安世家世所无,芝兰奕叶千百徒。
颇闻馀庆自畴昔,信知积善真良图。
阶下孙枝更奇秀,京兆锦衣归白昼。
翁今已矣堂岿然,且捧霞觞献慈寿。

汪进之通判瑞芝堂次李西涯韵

竹窗不是悠悠者,肥遁当年在荒野。

墓田灵芝出九茎,瑞应从天岂云假。

传家旧富五车书,贤郎蚤蹑青云衢。

闾门驷马当汉盛,高山深谷非秦馀。

白发萧萧老弥壮,木假三峰俨相向。

芝茎移置中峰前,旭日光生画堂上。

新安世家世所无,芝兰奕叶千百徒。

颇闻馀庆自畴昔,信知积善真良图。

阶下孙枝更奇秀,京兆锦衣归白昼。

翁今已矣堂岿然,且捧霞觞献慈寿。(注释:竹窗不是悠闲自在的人啊,当年我在荒野中隐居;墓田里的灵芝长出了九根茎,难道是上天的恩赐吗?我家世代富有,有五千卷书,贤明的子孙早一步踏上了青云之路;我家门前的闾门,四匹马驾着车,就像汉代一样兴盛;高高的山峰,深深的山谷,都不是秦国遗留下来的遗迹;我的白发越来越稀疏,但精神越加旺盛;树木的根部好像三座山峰,相互对峙;将灵芝移植到中峰前面,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照在画堂上;新安县的世家没有过这样的事,芝兰树的后代成千上万;听说余庆的福气是从很久以前开始的,相信积累善行真的是一种好办法;阶下的孙子辈更加杰出出众,像京兆府的锦衣卫一般显赫;您现在已经老了,但是您的家堂依然高大耸立,我在这里恭敬地举起酒杯敬献给您。)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诗人任瑞芝堂通判时。此诗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后人的希望。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而意境高远,寓意深刻。

首联“竹窗不是悠悠者,肥遁当年在荒野”,点明自己当年在荒野之中悠然生活。“竹窗”指竹林中的窗户,象征着清幽静雅的环境。“肥遁”意为隐居生活,“当年”指过去的岁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当年隐居在荒野之中,享受清幽宁静的生活。

颔联“墓田灵芝出九茎,瑞应从天岂云假。”则进一步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期许。“墓田”指的是墓地附近的田地,“九茎”意味着九个灵芝。这里暗示着墓地里生长着九个灵芝,象征着吉祥如意。“瑞应”表示吉祥之事降临,“云假”表示并非人为,而是自然的赐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自己能够如同墓地里的灵芝一样,迎来吉祥如意的生活。

颈联“传家旧富五车书,贤郎蚤蹑青云衢。”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家世和儿子的成就。“传家”指的是家族传承,“五车书”意味着家族世代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财富。“贤郎”是指贤明的儿子,“蚤蹑青云衢”表示孩子很早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的繁荣和儿子的才能充满信心。

尾联“闾门驷马当汉盛,高山深谷非秦馀。”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曾经的辉煌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闾门”是指家乡的门第,“驷马”意味着家族拥有大量的财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的辉煌成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希望家族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辉煌。

最后一句“翁今已矣堂岿然,且捧霞觞献慈寿。”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翁今已矣”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增长的现实认识,“堂岿然”意味着家族的大门依旧屹立不倒,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的自信,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且捧霞觞献慈寿”则表示诗人愿意为长辈敬酒祝寿,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祝福。这最后一句既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劝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