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履宦途,妄意遵伊周。
遭逢误明主,黾勉三十秋。
乞骸赋归来,荒芜念田畴。
所学期不负,此志终遂否。
飘飘赤松子,聊复从之游。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主旨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判断。“束发履宦途,妄意遵伊周。遭逢误明主,黾勉三十秋。”意思是说:年轻时就踏上仕途之路,但心中却向往伊尹、周公那样的贤臣良相,结果却遭遇了明主的错误,自己勤恳努力地工作三十多年。“乞骸赋归来,荒芜念田畴。”“所学期不负,此志终遂否。”意思是说我请求告老还乡,回到田园中去种田耕种;我平生所学没有白白地虚度,我的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吧。“飘飘赤松子,聊复从之游。”“飘飘赤松子,聊复从之游。”意思是说:我像那飘然若仙的赤松子一样,也来随心所向地游玩了。

【答案】

①初唐诗人宋之问曾作《感遇》诗十二首,抒写个人遭际和抱负不得实现的苦闷情怀。②这组诗是宋之问在武后时被贬为泷州参军时所作。“和答雪湖见怀及述怀各二首”是他的酬赠之作,“和答”就是酬答的意思。③第一首是答谢雪湖对他的关怀。“束发履宦途”,意思是说他早年即步入官场生涯,而“遵伊周”,则表示他仰慕古代圣贤,希望能效仿他们那样做官,建功立业。“遭逢误明主”指他的仕宦道路并不顺利,遭到明主(唐太宗)的错用,“黾勉三十秋”,表明他在仕途上奋斗了三十年。④第二首抒发了辞官归隐的思想。“乞骸赋归来”,是说他请求辞官归家,“荒芜念田畴”,表明他辞官后仍思念农田,“所学期不负”,是说他所学的并没有白费,“此志终遂否”,是说这一心愿终于得以实现。⑤第三首以赤松子自比,表示他愿意像赤松子一样逍遥自在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友人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