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窗晴影竹筛金,清坐闲翁对榻吟。
天外霞随孤鹜远,地中雷动一阳临。
披云高步仙坛迥,竟日冥搜古洞深。
胜事与公方自得,却嗔俗驾蓦来寻。
【注释】
虚窗:空窗。晴影:晴天的光影。竹筛金:竹叶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清坐闲翁:指自己。对榻吟:即对床吟。
天外霞随孤鹜远:天上的彩霞随着孤独的野鸭远远飞去。地中雷动一阳临:大地深处传来一声霹雳,预示着阳气将要来临。披云高步仙坛迥:冒着云雾,高高地踏步到神仙的坛台之上。冥搜古洞深:在深深的古洞里冥思苦索。
胜事:好事。公:指诗人的朋友。方自得:正好感到快乐和满足。却嗔(chēn)俗驾蓦来寻:却讨厌世俗的车马突然来到。嗔:生气。蓦:忽然。
【赏析】
《过我山庄用前韵纪兴漫次一律奉酬》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全诗四句二十字,写景抒情,意境深远。首联“虚窗晴影竹筛金”,以虚窗、晴影、竹筛金三个意象营造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画面。次联“清坐闲翁对榻吟”,则通过清坐闲翁对榻吟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情谊。颔联“天外霞随孤鹜远,地中雷动一阳临”,以天外的霞光、地上的雷声为引子,进一步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颈联“披云高步仙坛迥,竟日冥搜古洞深”,以披云高步仙坛迥、冥搜古洞深两个动作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尾联“胜事与公方自得,却嗔俗驾蓦来寻”,则通过胜事与公方自得、却嗔俗驾蓦来寻两个对比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与淡泊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纪兴诗。纪兴诗多采用比兴手法,即借景物或人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寄寓某种寓意。梅尧臣的《过我山庄用前韵纪兴漫次一律奉酬》就是这样一首纪兴诗,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特点,即简洁明快、清新脱俗、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