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探月窟愧才非,遥挹清光尚及时。
扫石焚香仍对酒,当筵击钵戏催诗。
狂歌激烈那因醉,老兴婆娑恰似痴。
自许素心同皓魄,玄黄变态漫悲丝。
【注释】
叠前韵酬雪湖二首:这是诗人在杭州与友人雪湖相遇,为答谢雪湖的友情而作的两首诗。
手探月窟愧才非:意思是说手探月亮的窟窿,惭愧自己的才能不够,用“月窟”比喻月亮的圆缺。
遥挹清光尚及时:意思是说远远地捧起月光来,还来得及欣赏。
扫石焚香仍对酒,当筵击钵戏催诗:意思是说把石头扫干净然后点燃香,仍然对着酒杯喝酒;在宴会上敲着钵子游戏,催促写诗。
狂歌激烈那因醉,老兴婆娑恰似痴:意思是说狂放地唱歌,是因为喝醉了;老年人兴致盎然,好像痴呆一般。
自许素心同皓魄,玄黄变态漫悲丝:意思是说自我安慰,我的心和皎洁的明月一样纯洁,虽然有变幻无常的情况,也不过是像飘动的丝一样罢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友人雪湖相会时,应雪湖之请而写的。雪湖以豪迈不羁著称于世。这首诗就是他这种豪迈性格的写照。
一、二两句:“手探月窟愧才非,遥挹清光尚及时”。诗人面对皎洁的明月,不禁感叹自己的才能不足,但随即又想到,自己能有这样的雅兴,正是由于朋友的赏识和理解呢!于是,他满怀信心地说:“遥挹清光尚及时。”
三、四两句:“扫石焚香仍对酒,当筵击钵戏催诗。”诗人在欣赏明月的同时,还不忘饮酒,并以此助兴。他在筵席上敲击钵子,似乎在向朋友们朗诵自己的新作,表现出他那豪情勃发的精神状态。
五、六两句:“狂歌激烈那因醉,老兴婆娑恰似痴。”诗人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了,但他依然狂歌不止,而且越唱越快,越唱越激动,完全进入了忘我状态。他那种热情奔放的性格和兴致勃勃的劲头,真可以说是达到了“老兴婆娑恰似痴”的地步了。
七、八两句:“自许素心同皓魄,玄黄变态漫悲丝。”诗人对自己坦率地说,他与明月一样,都是纯洁无瑕的。尽管明月的光辉变幻莫测,它有时光明灿烂,有时则显得阴暗朦胧,但不管怎样变化,都不会影响它洁白无瑕的本质。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豪放飘逸。诗人以明月为题,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豪放的个性和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