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契阔几经年,归见梅开倍怅然。
墙角一枝劳梦想,岁寒三友结心缘。
画屏香细春藏坞,羌笛声高月在天。
踏破石崖看不厌,雪中驴背兴犹便。

注释:

咏梅再叠前韵二首酬雪湖 其一

梅花: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花卉,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梅花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赞美为“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一。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梅花表达了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契阔:长久分离,久别重逢。

墙角一枝劳梦想,岁寒三友结心缘:诗人在寒冷的墙角下,看着盛开的梅花,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他将梅花比喻为“岁寒三友”之一,表达了与梅花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画屏香细春藏坞,羌笛声高月在天:诗人站在春天的庭院里,看到了一幅精美的画屏,闻到了淡淡的花香。同时,他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羌笛声,月亮也挂在天空中。这些美好的景象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希望。

踏破石崖看不厌,雪中驴背兴犹便:诗人骑着驴子,穿越崎岖的山路,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尽管路途艰难,但他仍然兴致勃勃,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和向往。诗人以梅花为媒介,将自身情感与梅花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和向往。在诗中,诗人将梅花比作“岁寒三友”,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简洁又深刻,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又展示了梅花的魅力。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例如,诗中的“画屏香细春藏坞”,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充满花香的春天庭院;“羌笛声高月在天”,则通过羌笛声和月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晚。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人通过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例如,诗中的“踏破石崖看不厌”,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和执着;“雪中驴背兴犹便”,则展现了诗人在困难面前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