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宫中白日长,山龙绚烂垂衣裳。
玉阶朝罢南风起,干羽不动生微凉。
是时治定作韶舞,中有桐琴音最古。
坐把五弦为挥弄,不觉南风满窗户。
一弹民愠解,再弹民阜财。
直令四海亿万姓,熙熙鼓腹登春台。
时有五色凤,飞来表休瑞。
雍雍玉阶前,亦感重华意。
重华之意良苦深,意在生民不在琴。
九疑云冷世已远,人人争欲闻其音。
祇今重华御八极,每弹五弦长叹息。
南风长养百馀年,黑发蚩蚩岂能识。
我持此歌送使君,生民久待南风薰。
承宣政是君所职,愿早流播人间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南风歌送王文簿之任》。诗中描绘了南风吹拂下,王文伯被送到任所的情景。
我们来看看诗句:
- 重华宫中白日长,山龙绚烂垂衣裳。
- “重华”指的是周文王,这里借指皇帝。
- “白日长”意味着阳光明媚。
- “山龙绚烂垂衣裳”形容宫殿中的装饰繁复华丽,像龙一样盘旋在衣服上。
- 玉阶朝罢南风起,干羽不动生微凉。
- “玉阶”指皇宫内的台阶。
- “干羽”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竹制的笙和羽管演奏。
- “不动生微凉”形容风轻轻地吹动,给人带来一丝凉爽的感觉。
- 是时治定作韶舞,中有桐琴音最古。
- “韶舞”是指古代的一种舞蹈,这里指的是音乐。
- “桐琴音最古”形容音乐古老而美妙。
- 坐把五弦为挥弄,不觉南风满窗户。
- “五弦”指古琴有五根弦,这里泛指弹琴。
- “挥弄”是指弹奏。
- “南风满窗户”形容琴声传得很远,连窗户都充满了南风的气息。
- 一弹民愠解,再弹民阜财。
- “愠”意为愤怒。
- “阜财”意为富足。
- 意思是弹琴能使人们心情愉快,消除愤怒,增加财富。
- 直令四海亿万姓,熙熙鼓腹登春台。
- “四海”指全国,这里泛指全国各地。
- “熙熙鼓腹”形容人们快乐地生活。
- “登春台”指登上春天的舞台,比喻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
- 时有五色凤,飞来表休瑞。
- “五色凤”指凤凰。
- 凤凰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 “表休瑞”表示这是吉兆。
- 雍雍玉阶前,亦感重华意。
- “雍雍”形容声音和谐悦耳。
- “玉阶前”指皇宫门前。
- “亦感重华意”意思是也能感受到皇帝的心思。
- 重华之意良苦深,意在生民不在琴。
- “重华”再次指的是周文王。
- “良苦深”形容皇帝的用心很深。
- “意在生民不在琴”意思是皇帝的心意在于关心民生,而不是仅仅通过弹琴来表达。
- 九疑云冷世已远,人人争欲闻其音。
- “九疑”指传说中的九座山峰,这里借指远方。
- “云冷”形容云雾缭绕,景色优美。
- “世已远”意味着人们已经远离那个时代。
- “争欲闻其音”意思是人们都非常渴望听到这些美好的音乐。
- 祇今重华御八极,每弹五弦长叹息。
- “祇今”指现在。
- “御八极”指统治全国。
- “每弹五弦长叹息”形容每次弹琴都会让人感到遗憾和叹息,可能是因为不能常常与民众共享这样的美好时光。
- 南风长养百馀年,黑发蚩蚩岂能识。
- “长养”意为长时间培养。
- “百馀年”意味着经过了很长时间。
- “蚩蚩”形容年轻人的样子。
- “岂识”意思是怎么会知道呢?这里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无知感到遗憾。
- 我持此歌送使君,生民久待南风薰。
- “此歌”指这首送别诗。
- “生民久待南风薰”意思是百姓们长久以来都在期盼着皇帝的恩泽和好政策。
- 承宣政是君所职,愿早流播人间闻。
- “承宣政”指的是承担传达政务的职责。
- “早流播”意为尽早让更多人了解。
- “人间闻”指让普通百姓也能听到。
- 这里表达了对皇帝能够更好地治理国家和百姓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