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露枝头半夕霏,近人秋色故依依。
小窗得此已非俗,荒径待兹胡不归。
晚节有情看岁月,春风何意入芳菲。
无弦别是琴中趣,莫向东篱问白衣。

以下是对《秋色》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诗句解读

晓露枝头半夕霏,近人秋色故依依。

  • 晓露:清晨的露水,通常指清晨或早晨出现的露珠。
  • 枝头:树枝上,特指树梢。
  • 半夕霏:傍晚时分的雾气,形容天色将晚时的景象。
  • 近人秋色:接近秋天的气息。
  • 故依依:因此显得特别依恋或不舍。

小窗得此已非俗,荒径待兹胡不归。

  • 小窗:小窗户,通常指较小的房间或居室中的一面窗户。
  • 得此:获得这份景色。
  • 已非俗:已经超出了平凡或庸俗的境界。
  • 荒径:荒芜的小路。
  • 胡不归:何不回归?表达了一种渴望返回的情感。

晚节有情看岁月,春风何意入芳菲。

  • 晚节:晚年时期,表示人生的晚期阶段。
  • 有情:表现出深情。
  • 看岁月:观察时间流逝。
  • 春风:春天的风,常象征新生和希望。
  • 何意入芳菲:春天的风有什么意图进入花丛之中?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

注释

  1. 晓露:清晨的露水;2. 枝头:树枝上;3. 半夕霏:傍晚时分的雾气;4. 近人秋色:接近秋天的气息;5. 故依依:因此显得特别依恋或不舍;6. 小窗:小窗户;7. 得此已非俗:获得这份景色已经超越了平庸之列;8. 荒径:荒芜的小径;9. 胡不归:何不回归?表达了一种渴望返回的情感;10. 晚节有情:晚年时期充满深情;11. 看岁月:观察时间流逝;12. 春风何意:春天的风有什么意图;13. 入芳菲:进入芬芳的花丛中;14. 白衣:白色的衣服,常用来比喻纯净、高雅。

赏析

《秋色》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及其给人带来的情感变化的诗歌。诗中的“晓露”和“秋色”勾勒出了秋天特有的清新和凉爽,而“小窗得此已非俗”,则强调了这种自然景观的独特价值和美。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魅力和诗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秋天的画卷,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宁静。此外,这首诗也启示人们要珍惜每一个季节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一颗欣赏和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