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传能到日,心苦未逢时。
不语对歧路,有怀如乱丝。
十年犹是别,百岁若为期。
昨日南征雁,还家报已迟。
【注释】次韵奉待四叔父:即《奉待四叔父》诗,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书传能到日,心苦未逢时:书信能够传到今天,但我的心却苦苦地盼着与亲人相见。心苦未逢时:我心愁闷,盼望与亲人相见。
不语对歧路,有怀如乱丝:面对岔道路口,心中充满了思念。有怀如乱丝:心中充满思念之情,就像一团乱丝一样,让人无法梳理清楚。
十年犹是别,百岁若为期:即使我们分开了十年,但想到百年之后可能再也无法相见,心里就感到万分痛苦。犹是别:还是分别了。是:表假设语气,相当于“还是”。
昨日南征雁,还家报已迟:昨天刚飞走的南归大雁,已经告知我家人,我到家的日子已经晚了。南征雁:指南飞的大雁,这里代指自己。报已迟:告诉家里的人,我已经回来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亲之情的长篇抒情诗。诗人在送别朋友之后,又为朋友饯行于南门之外,于是写下这首诗。全诗一气贯注,浑然一体。
开头两句写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书传”,书信传来。“日”,这里用如“日中”的意思。这两句说:书信已经送到,可是我心中却十分忧愁,因为不知道何时能够和亲人团聚啊。诗人在长安十年来一直过着客居生活,虽然寄人篱下,但仍时刻想着家乡,盼望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所以看到书信到来,心情非常高兴。但是想到自己还要在这里度过许多年,不知何时才能回去,内心不免又生出无限惆怅。
第三、四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歧路”,岔道,小路。诗人和朋友在岔路口告别,彼此都怀着复杂的心情,依依不舍。“有怀”,即有怀念之意。“乱丝”,比喻纷乱的思绪。这两句说:面对着岔口的小路上,我心中充满了对你的深深思念。
第五、六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后可能长时间不能回家的忧虑心情。“十年”,表示时间之长。诗人和朋友分别已有十年了,一想到要过一百年才能再次见面(“百岁若为期”),心中就无比悲痛。
第七、八句写友人远去的情景。“南征”,即向南出征或南游。诗人的朋友即将远赴南征途中,他特地赶来送行。“雁”,即候鸟,每年秋季南飞避寒,春分时节则北返。古人常用“南飞”喻远行之人,所以诗人说:“昨日南征雁。”这两句说:昨天刚飞走的南归大雁,已经告知我家人,我到家的日子已经晚了。
此诗首尾呼应,结构谨严;中间两联以景结情,意境清幽;语言自然流畅,音调婉转悦耳,感情真挚动人,堪称千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