镡津城下驻行舟,山水依然似旧游。
两岸楼台看缥缈,一川风景重夷犹。
夜深渔火明沙岸,月落寒更出戌楼。
白首西游欣就养,双旌遥忆待盱州。
【赏析】
此诗当作于淳熙八年(1189)至九年(1185)期间,作者由建昌府南迁建康府。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舟从延平城出发,经过山水、楼台,夜宿沙岸,月落戌楼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一、二句“镡津城下驻行舟,山水依然似旧游。”描绘了诗人在延平城下停舟的情景。镡津城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附近。这句诗中的“山水”指的是自然风景,而“依旧”则表明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并未因时光流转而改变,仍如往昔一般。
三、四句“两岸楼台看缥缈,一川风景重夷犹。”描述了诗人乘坐船只在江上行驶时所看到的景色。这里用“楼台”和“风景”两个关键词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缥缈”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楼台在水面上的朦胧景象,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而“夷犹”则是形容诗人对这一美景的留恋之情。
五、六句“夜深渔火明沙岸,月落寒更出戌楼。”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渔民点起渔火,月亮落下时戍楼的灯火显得格外明亮的景象。这里的“渔火”和“戍楼”都是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象征。渔火象征着渔民的生活,戍楼则代表了边疆守军的形象。这两个场景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七、八句“白首西游欣就养,双旌遥忆待盱州。”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晚年选择回到故乡生活,享受安宁生活的满足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句诗中的“双旌”指的是两杆旗子,是古代军队的标志。而“盱州”则是诗人故乡的名称。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无限思念。